第二五二节 坑里有坑(2 / 3)

加入书签

皇帝来了兴趣:“寇公继续讲。”

寇准说道:“在咸平县,刘安作过一个测算,一户依五口来计算,在水利设施良好的情况下,可照顾田地三十至五十亩。但若这一户有耕牛一只,以及一整套熟铁镶精钢的农具,可以照顾约一百四十亩田,或有两只耕牛,或是两只骡马,多一些辛劳可以照顾一百六十亩。”

听到这里王旦说道:“当下,一户仅耕种二十七亩,这是去年汴梁一带的数据。”

“对,所以二十七亩变成五十亩,我大宋会有无数的农户无地可种。”

大宋的一百亩,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八十九亩半左右。

铜矿!

刘安还真狠。

王旦这时说道:“官家,这样一座铜矿,无城无险,我大宋守不住。”

“朕知道。”

当初,灵州被夺之后,朝堂之上就有声音,灵州太远,补给成本太高可以放弃。

王旦上前:“官家,依户部去年的记录,汴梁一带依农户折算,平均一户有四十七亩。其中上田约占四成,下田也差不多是四成。除汴梁周边,只有江南两路、荆襄两路超过三十亩之外,河北、河东、秦凤等不足二十亩,而广南两路不足十亩。”

皇帝还算是一懂点民生的皇帝。

听完王旦的话,皇帝说道:“若以中田来算,一亩取粟不过一斛,麦能多一些。一户百姓一年口粮记得李公讲过须二十斛。”

“官家,还有税呢。还需用粮食来换布、盐等家用。”

“是,所以富户须百亩才可衣食无忧。百亩……”皇帝摇了摇头,他登基以来在李沆的帮助下,将大宋的耕地总数足足提高了一亿多亩,但是按这种算法,依然不够。

现在这个比灵州还远,远了八百里,八百里用马车运输至少需要十天,一架马车以及车夫,还有护卫需要的粮草数量巨大。

可以说,汴梁城每运一石粮食到矿区,要花的成本可能是两石。

寇准这时说道:“刘安从灵州回来的时候提到一个想法,臣以为基于这个想法铜矿对我大宋来说是件好事。”

“什么想法?”

寇准回答:“河套,刘安称之为塞外米粮仓,又叫塞北小江南。若真的如此,那么距离矿区不过几百里,这个计划有点过于庞大,臣当时认为他是异想天开,现在想一想,或许有可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