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七章 哭陵(3 / 5)

加入书签

实际原本历史上明军的学习就很快,在见识了欧洲夹板船的实力后,到明末时候就已经可以拉出侧舷对轰的战舰了。

而且最多也装数十门炮。

眼前这八艘红单船级别的炮舰,就已经装上了二十多门千斤和两千斤级别的红夷大炮,此外还有几门千斤弗朗机。

但是……

大明的战船属于快速消耗品,所以不会用太高级的木料。

就是松木,杉木,好的用樟木之类,倒是广东海商喜欢用铁力木,他们那些船就非常结实了。

但长江上以杉木和松木为主。

既然有船厂有工匠有木料,当然要把战船造起来。

别的不好说,给长江水师造一批红单船还是可以,这可是太平军时候长江上主要战船,所以此刻他们面前的,就是以最快速度建造的八艘炮舰,排水量算也就是个两百吨级,硬帆,虽然是长江作战,但也能进入大海,未来长江水师主力舰就是这个。而南京这边的造船,也让上游和下游两支对手立刻行动起来,之前的水战中,长江水师的那十几艘炮舰表现极好,对手们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上游的芜湖和下游的吴淞全都在造类似的炮舰。

这个结果就可以了。

心满意足的杨丰昂然走向前方……

“陛下,当年成祖皇帝派遣郑和下西洋,扬我大明国威于四海,今日陛下在此主持新舰入役,想来用不了多久,臣就能看到新的大明宝船宣教化于万国,让大明的旗帜如日月般,遍及这个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他一脸忠臣的笑容说道。

旁边皇帝陛下微微一笑。

甚至吴淞制造的因为是下游深水区作战,所以吨位比这些还大,都已经到三百吨级了。

舰炮也到了三千斤的。

除了木板材料造成的防护水平差不少,单纯吨位和火力上,已经和欧洲主力战舰差距不大。

这时候欧洲也没有什么巨舰,实际上就是一堆五百吨以内的。

大明水上战斗的科技水平直线上升。

此刻他们就在当年郑和启航的龙江关。

这里实际上就是下关,南京城北江边的一座水关,上关是上新河,下关是龙江关。

当年城北从幕府山向西这片江滩上有大量设施,从稳船湖开始一直到宝船厂,整个城北沿江这一带就是当年大明的主要海军基地,不过现在经过近两百年时间,已经就只剩下地名了。稳船湖都已经快淤死,而宝船厂也早就已经变成小船厂,不过因为新江口的水师始终存在,所以造船能力还是有。

同样材料也有的是。

就是质量差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