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 尚方宝剑,我的尚方宝剑呢?(2 / 6)

加入书签

军饷当然要磨磨蹭蹭。

一个月三十万两,闽粤两省士绅可不想出,至少不想自己出。

更何况他们还要养自己的军队,还要养水师,水师在他们看来才是真正最重要的。

而且本土棉质量本来也比不上印度棉。

这种情况下,工厂主必然开始选择印度棉。

南洋公司在广州收购白糖瓷器茶叶等商品,然后运到印度出售,再从印度运回棉花。

利润巨大。

实际原本历史上一鸦前,广州就是大量进口印度棉花的。

他的大将贺世勋说道。

这时候的广州虽然比不上苏州,但也是顶级都市,尤其是因为浙江投降,朝廷已经阻止葡萄牙人北上,实际上葡萄牙人也不敢北上,毕竟他们现在身份属于逆党,吴淞口的京观足够让他们却步。所以和过去一样,葡萄牙人全都停留澳门进行贸易,广州的出口额骤增,而且南洋公司因为要去印度贩兵,大明向印度贸易量也骤增。

而且广东士绅在印度找到了另一种他们需要的东西。

棉花。

杨丰在浙江苏松进行的民兵化,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目前棉花的价格不断上涨。

这座城市的繁荣日新月异。

可这座城市的繁华,与这些前来勤王的内陆军队无关,那一座座精美园林里面住着的,全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士绅,而他们还得保护这些士绅,让这些在他们看来一刀就能砍死的家伙继续锦衣玉食,这就很难让人心里平衡了。

“赚这么多银子,连给个军饷都磨磨蹭蹭。”

另一员大将张举愤然说道。

军饷……

从印度贩棉花成了利润不小的生意。

南洋公司正在增加商船数量,前往印度贩棉花,然后运到苏松卖给那里的纺织业主。

杨丰又没禁止他们贸易。

苏松的棉纺业因为杨丰的改革惨遭重创,大量流民被民兵化组织起来,前往其他地方垦荒分地,优秀工人因为应天等地企业公然跑去招工,而抛弃苏松的工厂主。同样农村的分田地,导致农民减少棉花种植,毕竟民兵是要交公粮的,而公粮又不收银子,农民还是要种粮食为主,最多在满足种粮之余种棉花,这样棉花种植面积肯定减小。

本土棉越来越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