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六节 边境现状(2 / 3)

加入书签

虎平涛摇摇头:“那是老黄历了。缅国是军政府执政,玉石公盘被军方控制,一般人根本进不去。他们那边跟咱们不同,军政府为了确保权力,通过玉石公盘得到的资金大部分用于购买军火。这样一来老百姓就得不到实惠,再加上时局动荡,生活也越来越苦。”

“咱们国家刚开始改革开放那会儿,很多人都觉得只要是国外,就什么都比国内好。就连缅国这种穷地方,在他们看来也是天堂。很多边民往外跑,当然留在缅国的不多,绝大部分都是把那边当做中转站,继续偷渡前往其它国家。”

“现在反过来了,缅国人想方设法往咱们这边跑。其实他们那边不缺吃的,地里庄稼至少一年两熟,可经不住折腾。一大堆政治团体闹来闹去,都想上位做执政党,但实权在军方手里,说话才真正管用。”

雷跃笑道:“没看出来啊!你这些年在外面,对这些事情很是花了些心思,整个人跟以前不一样了。”

虎平涛摆了摆手:“我是就事论事。这个案子真得尽快查。这种集团连锁作案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雷哥你别看糯康是偷渡集团的头儿,可他在整个案子里最多是个小头目。运输是最重要的环节,毒品加上外来的女人,而且数量那么多,前后好几个批次,涉及金额就不说了,光是这体量……”

虎平涛对此很是赞同:“是啊!要是西北边境上有足够数量的自然村,情况就好得多。那边都是无人区,如果没有原始勘察记录,就算阿三偷偷挪进来一些,谁也不会知道实际情况,所以现在只能驻军的方式强化国界概念。”

雷跃叹了口气:“西洛边检站旁边的这几个寨子,看来很有必要长期存在。”

站久了,腿脚酸麻。虎平涛活动了一下双脚,走到窗前,看着远处被茂密植物覆盖的大山,认真地说:“前段时间地州上派人下来搞扶贫,我跟着去了几天。沿着公路往东南方向走,那边还有几个位置比这儿偏僻的寨子。很小,一个寨子就二、三十户人。”

“那地方是真穷!人均耕地面积少,旁边就是原始森林,经常有山猫蹿出来,叼走农户家里的鸡鸭。蛇也多,每年都有大人和孩子被咬,真正是穷山恶水……我对那边的情况不太了解,刘光北站长在西洛待了很多年。当时我就问他:这种地方根本不适合居住,既然是扶贫,上面也有拨款,为什么不能像其它地方那样,把这些村寨整体搬迁到平原和内地?别说是每户了,就算每人给一套房子,扶贫费用也没那么高,效果也好。”

“雷哥你想想,为了连接那几个偏远村寨,上面是直接修公路,从西洛边检站开始,一直打通周边区域的所有自然村啊!”

他一直在摇头,后面的话没有继续说。

雷跃神情冷峻。

“我明白你的意思。好了,不跟你说了,抓紧时间录口供,回头有什么需要的我再找你。”

……

“现在是规模化建筑,在城郊的宜居地区盖一幢两层小楼,也就是十万块左右。如果是全村搬迁过来,房屋建盖费用还能更低一些。可修公路与盖房子是两回事。那路是按照一级标准修的,每米造价相当于一幢房子。我当时怎么想都想不明白,后来刘站告诉我:无论扶贫还是边境问题,都必须涵盖为一个整体来看。对待边境上的自然村,不能用内地扶贫的那一套。非但不能整体搬迁,甚至还要给这些边境村寨的居民按月发放补助。只要他们在边境地区活动,种地、采收,甚至平时什么都不做,只要每天在固定区域内走上一个来回,就足够了。”

雷跃深深吸了口烟:“有人在地方,才有意义,加上界碑,才能宣布主权。呵呵,名义上是边民补贴,实际上是变相的工资。但这笔钱还不能省,必须得花。”

虎平涛继续道:“以前咱们国家穷,周边邻国对我们也是各种鄙视和瞧不起。现在不一样了,就说上个月吧!我在边检站值班,东部关口来了几个缅国人,都上了年纪,六十多岁。他们拿的是旅游护照,通关检查的时候,围着机器设备看了半天,过了检查又一直呆在休息区不肯走。我觉得奇怪,就过去问。雷哥你猜怎么着,他们觉得休息区开着空调很舒服,还有免费供应的矿泉水,干脆打起地铺,说是要在那儿睡上一晚,第二天才离开。”

“早年的时候,缅国人比咱们富裕。那时候从缅国进来的咖啡能卖高价,还有那边的水果。以前边境上走私的摩托和汽车都是往那边过来的,还有缅国的大象皮带、塑料拖鞋、头疼粉、化妆品、小首饰和各种工艺品……那时候做两国边贸的人都发了财。”

雷跃喷出一口烟,笑道:“缅国那边的玉料世界闻名,我听说做玉石生意的才是大财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