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顶流做个人吧[娱乐圈] 第63节(3 / 5)

加入书签

“所以,因为两位的友情才促成此次签约,对吗?”记者提问非常委婉,本意却很犀利,质疑裴如念走后门。

裴如念能听出他的意思,却没有否认。

现场一片哗然。

坦白讲,当记者多年,遇到许多千年狐狸。而傻白甜软妹,似乎没遇到过几个。

卿可言猜到裴如念会承认,他从容的接过话说,“嗯,我是她的人脉。”

卿可言打断他,沉声说,“后续有可能产生的合约纠纷,是我跟我公司需要承担的风险,不劳大家费心。”

他护犊子的意思太明显,众多媒体识趣,停止继续追问,把矛头指向裴如念的未来发展和规划。

用‘艺人’的标准判断裴如念,她明显是个失败品。没有代表作,人气完全靠捆绑顶流,蹭热度上位。

业内优秀艺人那么多,卿可言选择签裴如念,令人匪夷所思。

“请问卿可言先生,业内爆料称,你参加综艺节目就是为了奶新人,对此你有什么回应。”

对于娱乐圈艺人而言,运气和人脉,也算实力的一部分。卿可言既然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记者们很难随便做文章,只好按照发言稿cue流程。

记者会结束,卿可言签约的新闻登上各大平台热门榜,风声灵敏的人都知道,她签进业内运营团队最牛逼的公司。

事实上,‘最牛逼的经纪团队’说法一直存在,却没有实例加以证明。

诚然,卿可言公司里的几位员工,全部是业内举足轻重的大佬。但卿可言跟他们合作时,已经成为顶流,运营团队对他的加成并不大。从公司成立开始,大佬们集体处于养老状态。

裴如念才是这个牛逼闪闪的团队,迎来的第一个试验品。

卿可言四平八稳回应,“我跟裴小姐是同一届毕业生。”

他应付过无数记者会,懂得模糊重点避重就轻。

把重点放在‘新人’,而没有放在‘奶’,将问题巧妙敷衍过去。

记者又问,“传闻两位早就认识,是真的吗?”

“呃…”裴如念求救般瞧了眼卿可言,在他的鼓励下点点头,“嗯,我们是大学同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