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击天下 第98节(3 / 4)

加入书签

话音刚落,周琦等人,齐齐跟着拔刀而出,高声道:“但得太尉与左将军一声令下,必跃马江北,马踏中原,不杀尽胡虏之头,绝不生回!”

随后,郗鉴身后的诸将士,也不甘示弱,也纷纷拔出刀剑,齐声喊道:“杀胡,杀胡,杀胡!”

郗鉴哈哈大笑,那苍老而开怀的大笑,随着江风传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

这两个字一出,三千劲卒,如同愤怒的猛虎一般,齐齐举着手中的兵器,直刺苍穹,发出咆哮一般的大吼。

“杀胡,杀胡,杀胡!”

虽然只有两个字,连喊三遍,那刻骨的仇恨和愤懑之声,气壮山河,令司马珂顿时动容。

甚至后来一直到回去的路上,司马珂的脑海里还一直回响着“杀胡,杀胡,杀胡”的声音,更加坚定了自己这一趟穿越的人生目标。

参观大营完毕之后,郗鉴同司马珂两人策马来到长江北岸。

此时,门口的守卫早已撤去,郗鉴不顾年迈之身,亲自骑马与司马珂并辔而行,在众羽林骑和太尉府亲兵的簇拥之下,前往京口各大营巡视。

正如后来桓温所言:“京口酒可饮,箕可用,兵可使。”

京口大营,基本都驻扎在城郊北固山方向一带,一座座营盘星罗棋布,连绵十数里。

流民,在东晋初期,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在苏峻之乱前,大大小小的流民帅不计其数,各自为政,后来经过苏峻的鼓动,数万流民军攻入建康城,给建康造成一场空前的浩劫。

郗鉴本人其实也是流民帅,但是又出自高平郗氏,也算是三流的士族。其与路永这样的草根流民帅不同,毕竟是士族出身,知进退,守纲常,故被朝廷所看重。在王导的帮助之下,郗鉴整合了盘踞在京口的流民军,形成驻扎在京口的一只重兵,即早期的北府兵。

江面上,白帆点点,船只来往穿梭,忙碌而平静,除了渔船和商船之外,那载人的渡船也不少,即便在此黄昏时刻,依旧看到有拖家带口的北面流民,从船只上下来。

此时已是夕阳西下,残阳如血,照在大江之上,正是半江瑟瑟半江红,江风猎猎,吹得郗鉴身后的大氅鼓荡而起,随风飘扬。

郗鉴满脸感慨的望着那浩荡的大江,须发也随着江风飞舞,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他手中的鞭杆直指对面的瓜洲渡口,用一种唏嘘的声音说道:“永嘉南渡至今已二十八年,京口之兵,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土,做梦都在想着北伐杀胡,只是老夫已老了,再过三年便要致仕了,无力往北了。元瑾年方十五,便已有猛将之烈,此乃我朝之幸也,我欲将京口之兵,逐步转交于元瑾,还望元瑾勿忘此间无数北面流人的思念故土之心,勿忘其对胡人之刻骨之恨,亦勿负老夫之托!”

司马珂神情一凛,呛啷一声,秋霜剑离鞘而出,直指江北,激声道:“纵太尉不言,珂身为大晋宗室,岂敢不以光复中原故土为己任,岂能任由北面同胞遭胡人蹂躏欺辱?但得机会,必将挥师北伐,屠尽中原之胡虏,复北面汉人衣冠,振我泱泱华夏天威!”

此时已经已近黄昏,江风更烈了,然而再烈的江风,也吹不散司马珂那满腔的壮志豪情,那如同龙吟虎啸的喊声,在江水之上回荡着。

此时的北府兵,虽然比起后来淝水之战的北府兵相差甚远,但是依旧是东晋第一强兵。

北府军的战斗力之所以强悍,跟他们的身份有很大关系。北府兵以北方侨民为主,也就是从北方逃难而来的流民。他们的家乡被北方的胡人占领,和北方的胡人有着刻骨的仇恨,因此在士气这一方面,天然就是具有优势。由于流离失所,为了在乱世之中生存下去,他们不得不选择抱成一团,杀出一条血路,这种由生存的压力而带来的战斗自觉性,是其它军队无法相比的。而且由于战友们基本都有相同的遭遇,关系上不是父子兄弟就是乡里乡亲,团结力和凝聚也是很强的,毕竟抱团了,不出力死战,就会被亲人所鄙视和抛弃。

司马珂在郗鉴的带领下,一连参观了三座大营,只感觉这些北面流民为主的北府兵,全身都散发着一股冲天的狠劲,似乎这是在其他晋军身上难以看得到的。

尤其是在参观夏侯长亲领那营战兵,那集结时的口号,更是令司马珂震撼。

三千劲卒,全身披甲,肃然而立,阵列如山,见到郗鉴、司马珂和夏侯长到来,为首的长刀一举,高声吼道:“杀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