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战前一年倒计时(二)(3 / 4)

加入书签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莫里循听到这话,也突然觉得的确好久没与何锐见过。何锐是越来越忙碌,每天到处走,一年只怕得有一半时间不在沈阳。

于是寒暄几句,莫里循只能率直的把徽商会馆的事情讲给何锐。何锐听完,呵呵冷笑两声,“莫里循先生,你是英国人,肯定知道毒品贸易让英国赚到多少钱。让几千万中国人染上毒瘾,毒瘾发作后,男的抢劫行骗,卖儿卖女,女的卖身卖色。几千万人口都快有英国人口那么多了吧。中国本不产鸦片,历史上有鸦片贸易的记载是在唐朝。明末清初,一年的鸦片贸易不过几箱,多了也不过十几箱。后来一年卖多少,你肯定听说过吧。你要是没听说过,要不要我告诉你?”

莫里循后悔给何锐打这个电话,他这些年其实已经不怎么记得自己是个英国人,某种程度上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个中国官员。

此时听何锐这么讲,莫里循觉得自己就是自取其辱。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莫里循觉得自己不能丢了尊严,于是答道:“不用告诉我数字,我虽然不知道具体数字,也知道那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现在我只想提醒阁下,这件事会让徽商觉得离心离德。阁下是准备承担这样的结果么?”

莫里循也觉得很为难。作为招商局长,工作就是招商引资。莫里循在中国二十年,早就深谙中国的社会关系。尤其是在东北这样的工业地区,社会关系反倒与英国模式越来越像。

别说在中国,就是在英国,从有钱有势的人家里被直接带走其家属,也是很削面子的事情。家属也得想办法弄的体面。

莫里循完全理解,现在直接这么做,无疑让双方关系变僵。至于徽商会馆,基本不太可能纵容那两人逃脱。若是此时纵容人逃脱,无疑是给脸不要脸。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英国,撕破脸之后,大家就真没啥好说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所谓民不与官斗,可不仅仅是中国国情,全世界都一样。

但是,莫里循正因为理解了,反倒不敢乱参与。刑警大队有政委,政委们可不是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子,你说办事前他们不知道这么做会引发什么影响,反正莫里循不信。

最后莫里循只能让刘馆主等一等,自己挂断电话后,给刑警大队打了个电话过去。

何锐冷冷的答道:“徽商会馆若是觉得离心离德,那就是离心离德。他们觉得我们仗势欺人,不给他们面子。我们觉得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他们这些人明知道东北禁毒,不仅继续吸毒,还买走私毒品,一次性犯了两条法。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我们若是要全了他们的面子,在东北当家作主的应该是徽商会馆才对啊。你说呢?”

莫里循完全明白了何锐的意思,更体会到了何锐的心情。抱着最大的礼貌,莫里循勉强说道:“我知道阁下的意思了,今天就谈到这里吧。”

放下电话,莫里循心情无比难受。被何锐强调了莫里循的英国人身份,让莫里循感觉自己受到了极大伤害。

身为英国人,莫里循当然知道中英两国在历史上有过战争,战争制造了悲剧,生成了仇恨。而且这悲剧到现在不仅没有平复,反倒因为中国日渐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而成为了仇恨的根源。莫里循真的没想到,连何锐这样理性客观的政治家都受到了如此深刻的影响。

那边接电话的最初是刑警大队队长,莫里循礼貌的请刑警大队政委接电话,很快一个挺年轻的声音在话筒里响起,“莫里循局长,你好。”

莫里循把事情简单确认一下,之后就问道:“政委,有必要做到这个地步么?”

政委嘿嘿一笑,“莫里循局长,这次是我们和徽商第六次正式打交道。前几次是上一任徽商馆主在的时候,徽商里面曾经有人报复杀人,贩卖人口。其中有三次,到现在都没抓到人。这总不能次次都不要上门吧。莫里循局长,要不你再打电话劝劝他们,遵守法律就这么难么?”

莫里循听到这话,就知道大概是不可能善了。只能挂了电话。不过左思右想,觉得自己或许得打电话联系何锐。如果这件事何锐有个判断,就能清楚大概走向是什么。毕竟招商引资不容易,徽商们手里也真有钱。若是任由刑警大队当众打脸,徽商们会觉得这是在针对他们,对于后期投资可未必有好处。

最后莫里循鼓起勇气给何锐打去电话。何锐正好在办公室,没多久,就听到何锐热情的声音响起,“莫里循局长,好久没联系了。最近如何?有空吃个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