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舆论战场(十二)(3 / 4)

加入书签

如果这种大米在日本没办法高产,那么就只能对其进口进行严厉的限制,甚至拒绝这种大米的进口。

这都是当年何锐还在读军校的时候,与石原闲聊,谈起的一些社会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在两人都是军校生的时候,石原虽然觉得这话很对,却也只是知道。当石原当上了日本共和国总理,才发现精细化管理是良好运营经济的基础技能。那真的是一点都不能错。

但粮食进口量越大,均价越低。反之,进口量小,均价高。日本这种需求方式,很多市场不伺候。现在中国是东亚最大的农产品地区,也有着东亚最大强大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日本一定要得到中国的支持,才能满足国内的精细化需求。

“放心,石原君。这些事情都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何锐给了石原一个定心丸。

石原很信赖何锐,微微鞠躬后便进入了下一个话题,“老师,日本一定不会成为域外国家对东亚进行离岸平衡的抓手。不过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日本革命后,改变了以往的对外政策,所以日本国内的军备需求并不高。现在日本议会对于军费的削减到了一个不合理的地步,我想知道老师对于欧美的战略层面的判断。”

何锐有些爱莫能助,“东京必然成为日本地区的金融中心。但是上海,广州的金融地位是由其地理因素所决定。这取决于现实的商业需求,不由我们来决定。”

石原还是不死心,就提出了一个假设,“老师迁都的决定我非常赞同。不知道老师如何定位中国的京城?”

“以现在的地理位置来说,京城会是一个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如果想让京城的经济中心地位再次提升,那就得至少40年后,中国的新能源得到突破,黄河恢复成为一条稳定大规模的航道,至少5万吨的大船能够从黄河口逆流而上,抵达京城的码头。除此之外,大运河得重新挖出来,5万吨大船从京城的黄河码头转入大运河,向南直达长江。两万吨的内河船舶北上抵达北平。在那之前,京城能够利用本地的资源和人口成为轻工业中心,食品加工中心,以及科研技术中心,就是京城以及直隶的上限。”

听到如此冷酷现实的分析,石原也知道没办法为日本争取更多,便不再就这个问题进一步讨论。至少何锐对日本的金融并不苛刻,接受了东京成为东亚一个金融中心的地位。

“老师,我们可以就日本现在国民的生活必需品的配给需求与中国政府谈判么?”

石原刚问完,何锐当即答道:“东亚需要维持现在的海军规模,中国在这方面会提供支持,不会让日本独自承担这笔支出。”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听到这话,石原大感轻松。但接下来,就听何锐继续说道:“所以,我建议,以后一部分日本陆军军官,要到中国军队中服役。日本陆军军校,可由中国军人出任。同样,中国海军军校将聘请日本海军军人出任校长,而且一部分中国海军军官将到日本海军军校就读。”

这是何锐在日本读书时候就确定的东亚军队事实上合并的计划,以前何锐不提出这个计划,是因为做不到。现阶段,机会终于降临了。在未来的战争中,何锐并不希望只由中国来承担作战任务,所有东亚国家都要为战争承担起责任。不仅是东亚国家,何锐还很期待有机会组建一支世界联军。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我觉得你可以把思路打开一些。今年日本就可以完成700万吨的大米供应量,加上一部分劳务输出人口离开日本,日本国民可以天天吃上大米。我们不会要求日本每年必须进口多少大米,随着日本大米产量的提升,你们的进口量自然会降低。连我们中国都得考虑农产品进口量对国内农民的影响。你要知道,现在法国政府一个劲的表示,他们可以将中南半岛上的大米向我们输出。”

石原微微躬身,“感谢老师对日本的体量。”这份心情不是假装,而是发自内心。石原作为日本共和国的内阁总理,日本农村收入是天大的事情。现阶段想兑现日本共和国政府对公民的承诺,让日本国民都吃得上大米,就必须进口粮食。

随着日本农业产量的增加,就要减少粮食进口。如果日本国内粮食价格因为受到进口粮食的冲击而出现暴跌,农村人口收入暴跌,日本经济就会发生动荡。

想不出问题,就需要非常严肃又细致的管理。其细致度甚至得做到如何锐所说,连日本民众对大米的口感的需求都要考虑进去。关于口感的事情看似有些滑稽,其实非常严肃。譬如,进口的某种大米完全符合日本民众的口味,日本政府就得考虑改种这种大米。这就牵扯非常多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这种大米在日本能否种植,产量如何。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