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舆论战场(十八)(3 / 4)

加入书签

张锡銮皱着眉头思忖一阵,才继续问道:“我听你的意思,景廷宾不再是拳匪,而是抗洋捐的义士,是带领抗洋捐的百姓们灭洋教的人物。”

等段祺瑞终于颓丧的放下笔,就见字纸篓里已经被丢进去大半篓被团起来扔掉的纸。段祺瑞心灰意冷,叫来秘书,让他安排之后对法国议会副议长的接待由中国国会副议长负责。秘书虽然有些讶异,却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副议长对副议长本就是对等。而段祺瑞则让安排了飞机,他要去北平。

现在中国国内的飞机比之前大了不少,而且速度也快了。下午1点从京城出发,3点见到徐世昌。6点半,两人就到了张锡銮家门口。7月初的晚上6点半,天光大亮,两人刚进入张锡銮的家,就感觉凉风习习,仿佛是舒适的9月天。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很快,张锡銮走了出来,看到两人的讶异,便笑道:“这是何贤弟送来的空调,此物的风有点凉,可不能站在下头直接吹。到后面去坐。”

很快,三人在后厅坐下,仆人送上来加了冰块的现打西瓜汁。徐世昌赞道:“张兄,你这过的可是神仙日子。”

段祺瑞让秘书送律师出去,同时给人家律师费。等办公室里只剩下自己,段祺瑞呆呆坐在椅子上,突然间掩面而泣。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这几年,中国教科书上对几件事做了定性。五四运动是其中之一,而义和团运动则是另外一件。与五四运动的不长的评论相比,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内容可就长的多。

教科书里面将义和团运动分为三部分,封建半宗教团体,满清政府内玩弄权术的一批人,以及以景廷宾等人为首,拒绝交‘洋捐’的中国民众。

对于满清朝廷,教科书所代表的官方态度对其利用和玩弄中国人民的手段持否定态度。

“何贤弟念旧,有什么新鲜东西都送来。这其实不费事,一个冰箱就能办到的事。”张锡銮有些得意的答道。说完,就见段祺瑞意气消沉,不禁看向徐世昌,“段老弟怎么了?”

徐世昌叹口气,将段祺瑞遇到的事情讲给张锡銮。张锡銮神色严肃起来,等徐世昌说完,张锡銮叹息一声,站起身来。背着手在屋内慢慢走了几圈,张锡銮才停下脚步问道:“徐老弟,这教科书是怎么回事?”

“教科书上就是那么写的,全国考试也要这么考。我也曾问过当今,为何要这么写。当今答道,这就是人民史观。”

“人民史观?”张锡銮周期了眉头。

徐世昌乃是进士出身,倒是完全能理解这些概念,他解释道:“当今说,新中国的历史绝不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历史,而是劳动人民的历史。只有人民,只有人民的合理愿望,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而所谓的帝王将相,改朝换代,都只是有意无意的利用了人民的合理愿望,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才有了他们的成功。这本该是公权力,而那些帝王将相将公权力化作私权,就篡夺了革命成果。现在的中国是新中国,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必须建立人民史观。”

对于封建半宗教团体,教科书里否定其利用教众想谋取利益的行为,却也不否定其反抗外国压迫的行为。

杜宇景廷宾等人反抗国内国外压迫势力,教科书就持肯定态度。真正与满清和外国人正规军大规模作战的,还就是这批人。

段祺瑞当年指挥过1902年剿灭景廷宾等人领导的武装斗争的战争,虽然外面看北洋,觉得北洋是一脉,段祺瑞自己这老北洋很清楚,何锐为代表的新北洋与他这老北洋有香火情,却不是一路人。

自从袁世凯死后,老北洋江河日下。只剩下张锡銮一人靠着与何锐为首的新北洋之间的关系,勉力维持着老北洋不至于因为走错了路而被毁灭。但段祺瑞也明白,老北洋实际上已经被取而代之。

只是连教科书上都对老北洋定了性,现在更年轻的一辈当着段祺瑞儿子的面大骂段祺瑞,这种痛苦让段祺瑞只觉得万念俱灰。等心情稍加平复,段祺瑞洗了把脸,就开始写辞呈。可心中千般委屈,万种心绪。却始终不能变成直抒胸臆的文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