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慕尼黑会议(三)(3 / 3)

加入书签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但希特勒对墨索里尼说过,“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将并肩对抗英法。”

而戈培尔很快给出了应对之法,“元首,我们要让全世界知道,何锐不过是东方传统封建帝王的一个延续而已。世界上最大的专治国家是中国。”

以中国现在的影响力,第二天,文章就登报了。而这次,几乎整个欧洲都在反对中国。以德国与欧洲右翼为主,围绕“打倒中华帝国主义!打倒中国这个战争贩子!”的主题,欧洲报纸对中国展开了猛烈的批判。

便是比较温和的中间派报纸也开始质疑起中国如此明目张胆干涉欧洲内政的目的,左派好一些,他们表示能够理解中国对于中欧贸易的关切与担忧,但是欧洲左翼认为中国此次表态并不合适。

在李润石在欧洲遭到口诛笔伐的时候,欧洲大报刊登了何锐的一篇文章。文章很短小,叫做《欧洲面对危机的四个阶段》。

何锐用轻松的风格写道:欧洲政府遇到问题的反应很官僚,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们宣称什么事都没有;

张伯伦点点头,没等他开口,墨索里尼已经大声说道:“祝和平!”

面对抢话的墨索里尼,张伯伦不为所动,平静的说道:“祝和平。”

达拉第本不想开口,但是此时此刻,他也只能说道:“祝和平。”

很快,两位捷克代表被带进会议厅。作为现在的世界霸主,张伯伦承担起了话事人的角色,他严肃的看着面色发白的两位捷克代表,将文件递给了捷克代表。旁边的随行人员则开始大声朗读起慕尼黑协议的文件内容。

只看到协议头一条,两位捷克代表的脸色更白了。

第二阶段:我们说也许有事发生,但不应该采取行动;

第三阶段:也许我们应该采取行动,但什么都做不了;

第四阶段:也许我们当初能做点什么,但现在已太迟了。

虽然这样的做法可以完美的应对议会与民意,但是欧洲人民必须搞清楚,你们面对的对手并不需要考虑票主政治的游戏规则。

希特勒看到这篇文章后只觉得跟吃了个苍蝇一样恶心,何锐看似在调侃欧洲官僚体系的颟顸。同样在暗示德国绝不会尊重协议。希特勒很清楚,何锐打到了德国的要点上。现在希特勒准备充分利用“英法德意”四国之间达成的绝不用战争解决分歧的协定,争取到自由活动的空间。

等随行人员念完了协议全部内容,张伯伦用充满大英帝国首相威严的声音说道:“先生们,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决词。”

李润石没有立刻回国,而是去了法国。中国代表从1928年中法经济合作协议签署后每次到法国,无一例外都得到了热烈欢迎,行程中法国政客们全程陪同。但是此次在巴黎机场迎接李润石的却只有中国驻法国大使,竟然没有任何法国官方以及民间人士前来迎接。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润石不仅没有生气,反倒立刻命道:“将这篇文章刊登在法国和英国的大报上。”

这是李润石写的文章,主要围绕“以地事秦,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展开。在文章后面,李润石又附带了《六国论》全文。

首发&:塔>-读小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