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 黄梁一梦(3 / 4)

加入书签

当父母都是B型血时,子女不可能是A、AB型血。

以此类推,是能够排除血缘关系的。

不过,采用红细胞血型来鉴定血缘关系的办法只能用于否定,不能用于肯定,而且准确率不高。

当然了,相信不少人也听过亲子鉴定方面的“乌龙事件”:

明朝有人应用滴血法验亲,即将受验双方的血混在一起,然后观察混合的血液是否相融来判定亲子关系。

相比而言,滴血验亲法较滴骨验亲法更接近现代的血型检验。

即使滴血认亲中个别案例与实际符合,但这只是偶然,也是不准确的。

如果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不管是什么血型的血液都能够溶于水中。

从生物学的角度思考的话,只要两人血型相同的话,绝对能够融合。

许仙还是决定先确定乔小蝶是不是乔三的亲生女儿,才可以进行后续的工作,这就需要进行亲子鉴定了。

亲子关系法医学鉴定历史悠久。

经过一千多年的探索,人们意识到不论是宋代人发明的滴骨验亲,还是明朝人发明的滴血法验亲,都是不科学,不可靠、不可信的。

血型理论和技术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开辟了亲子鉴定的新纪元,使亲子鉴定进入了科学可信阶段。

早在三国时代就已经有了滴骨验亲的记载,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在《洗冤集录》中对此法有详尽介绍。

但是一般血型相同的两个人,不一定有着血缘关系。

因此,流传千年的“滴血认亲”判断血缘关系的方式完全不靠谱。

正因为“滴血认亲”的不靠谱,进入近现代社会后,人们首先采用红细胞血型来鉴定血缘关系。

这就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当父母亲都是O型血时,子女不可能是A、B、AB型血;

滴骨验亲,按现代法医学理论分析,缺乏科学依据。

骨骼无论保存在露天地,还是埋藏在泥土中,经过较长时间,一般情况下软组织都会经过腐败完全溶解消失,毛发、指(趾)甲脱落,最后仅剩下白骨化骨骼。

白骨化了的骨骼,表层常腐蚀发酥,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会浸入。

而如果骨骼未干枯,结构完整、表面还存有软组织时,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不会发生浸入的现象。

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意识到了滴骨验亲的不确定性,对其产生了怀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