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百花点将(3 / 5)

加入书签

方腊起义之前,方百花这九千人潜伏在各地,向各种不平说不,拯救受苦受难的百姓,发展明教的势力。

他们都经历过了考验,是一群有组织、有纪律,有理想,有抱负,不肯同流合污之人。

方腊起义之前,真正的底牌是方百花这九千明教兄弟。

方腊也收服了几股势力,却并没有完全掌控,双方只是因为利益而结合。

义军占领杭州城后,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其它的军队并没有守住底线,开始暗中在杭州城敛财。

方腊详细地介绍了陈三的弱点,让方百花依计行事,只是没说成亲之事,

为免方百花有心理负担,以免将来不肯和许仙成亲。方腊并没有点明陈三就是许仙之事。

自从许仙离开之后,方百花每天都是魂不守舍的,脑海里都是温文儒雅,风度翩翩的许仙。

她知道,她彻底地爱上许仙了。

方百花找了很多与许仙见面的借口,比如说偶遇,比如说请教关于医术的,比如说再请许仙过来救人。

被利益迷惑了双眼,义军忘记了初衷,慢慢地变得肆无忌惮,公然在杭州城烧杀抢掠。

方百花的九千义军虽然守得住底线,却也出现了两种声音。

第一种声音是让方腊约束义军,别忘掉初衷,永乐起义是为了推翻大楚的统治,建立一个“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理想国度,而不是变成一帮土匪。

另一种声音是让烧杀抢掠变得合理化,可以打土豪分田地,却不能殃及无辜平民。

说到底,一些人其实已经在动摇,不想其他义军独享利益,也想分一杯羹。

借口找了很多,方百花却一个也不敢去实施,她觉得太假了,许仙肯定会看穿,那样太难为情了。

就在方百花为情所困,徘徊不前时,收到了方腊写的信,让他带许仙去杭州城。

这一次不仅仅为了儿女私情,关系到义军的生死存亡,不将许仙带过去,永乐起义也许很快就彻底失败了。

方百花有了借口,就再无犹豫,点齐兵马,浩浩荡荡地涌向太一城。

方百花的亲军一共有九千人,其成员大多是明教的人,都是被各地官兵或地方豪强逼得走投无路的穷苦百姓,是方腊这些年发展的势力,也是永乐起义的根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