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诡孔对面 3(2 / 2)

加入书签

手机用户请浏览 <a href="http://m.bqg8.cc" target="_blank">http://m.bqg8.cc</a>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楼内有能力搬走的,全搬去了耳城的新城区。这里剩下的只有老人,和许多没有能力赚钱的残疾人、懒人和困难户。

“贵国真有趣。”雪珂和我一起踩在楼梯上。楼梯的铁扶手有许多都被人故意撬走,当做钢材卖钱去了。无奈的居民只能扯了几根铁丝,免得老人小孩掉下去。

虽然那些铁丝起到的防护作用,聊胜于无。

“贵国的一线城市比发达国家还繁荣,但是五六线城市,却比不上欠发达的非洲。”红发的友邦老外如此评价。

我揉了揉鼻子,呵呵两声:“现代的工业化发展,是从欧洲开始的。作为发展了几百年的欧洲人,你确实会觉得国内的发展很畸形。但,我并不这么认为。牺牲一大片小城市来供给几个主要城市,会带来快速的经济增长。这就是东亚奇迹的主体思想、日本以及韩国,也都是真发展起来的。

否则沃尔德教授,也不会用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中国三个古老文明的、影响财富气运的失传阵法,来拯救现代希腊千疮百孔的经济了。

毕竟一个国家正常运行需要钱。否则联合国也不会用人均年收入的多少,来判定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标准。而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其实更需要钱来衡量。

俗语说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其实这句俗话,归根结底,也是错误的。幸福家庭的幸福,总是基于财富能够积累,有钱花。而不幸的家庭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贫穷家庭百事哀,于是家庭成员开始酗酒、家暴、恶性循环。

话可能不好听,但这就是人类学的真理。

眼前是一栋典型的贫民区住宅,肮脏,拥挤。六层的排式房子依稀还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典型特点,甚至我怀疑,这栋看起来大约有四五十年楼龄的建筑物,或许还是当初的苏联援建的。

柯凡森老师的博物学著作中,经济篇里就分析过,你应该拿来读一读。”

“狡辩。总之我觉得是不正常的。”雪珂没被我说服。

我也没跟她解释,********都不同,自然说不到一块儿去。来到六一七号房前,我敲了敲门。没等多久,房主人就来开门了。

开门的是一个一脸胡渣的中年男人,脸上布满皱纹和愁容,本来就不大的眼睛因为疲倦的原因,已经耷拉的只剩下了一条缝。

本书来自<a href="http:////.&amp;gt;" target="_blank">http:////.&amp;gt;</a>看过的书友还喜欢

因为五十多年前,国内根本就没有技术制造六层的高楼。

只是时过境迁,当初高大上、令所有人羡慕嫉妒恨的楼房,在财富积累越见明显的社会里,这栋楼显然已经成为了贫困的代名词。

我将车停好,看了看手机上的资料。

那户李姓人家,居住在顶楼,617号房。雪珂紧跟着我,一路十分好奇。楼内并没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所以阴沟裸露在地面上。沟渠里没有用石板遮盖的地方,散发着惊人的恶臭。

阴沟里的水飘动无数的肮脏,可是来来往往的人,并没有觉得不适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