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雪中送炭(2 / 4)

加入书签

李志宏重新戴上眼镜,对自己的学生开导道。

“老师,这我知道,我只是觉得这跟我预期的科学研究……不太一样。”

王杰一边把手中的文件收进书包里,一边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

搞工艺研发的项目,说高大上确实高大上,动辄就是几十上百万的研发经费,平时接触的也都是密级颇高的国之重器,逼格拉满

但另一方面,他们平时做的大部分工作总结起来就是调参数、试制、样品分析、再调参数、再试制……

哪怕换成一个普通高中生也没问题。

在度过了最初的新鲜阶段之后,王杰尽管仍然会尽职尽责地处理自己的工作,但总归免不了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

国外相关厂家在这一领域已经深耕了几十甚至上百年,各自有一套相当准确的磨削加工模型,即便如此,对于不同的具体产品,仍然需要进行大量试验才能确定加工参数。

而国内的研究才起步不到20年,要想短时间内追赶难度可想而知。

“王杰啊。”

李志宏摘下眼镜,揉了揉已经有点开始脱发的头顶,把旁边正在埋头画图的一名学生叫了过来。

“你把这个新的工艺要求给加工厂那边送过去。”

它们也尝试过用数值计算的方式对于热处理和磨削过程进行理论计算,以重复迭代的流程次数,但由于整个加工过程中,工件的温度、受力情况以及计算边界都在不停发生变化,最终他们算出来的结果跟实际情况简直风马牛不相及。

这当然也不算出乎预料——

如果能如此轻松地靠计算得出结果,那么行业内的几家顶尖企业肯定早就用上了,而不是继续靠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公式吃饭。

但这对于后发国家,尤其是华夏这样一个经济水平还不算高的后发国家来说,确实很难。

“也不要灰心嘛,其实我们这半年的进度,无论是相比过去,还是相比国外同行,都已经算是很快了。”

房间另外一边的王杰放下手中的铅笔和圆规,走过来从教授手中接过一沓厚厚的文件,翻开之后看了两眼。

“又是调整了磨削力计算公式里面的经验参数么?”

就连刚加入课题组才一年左右的王杰都已经对此轻车熟路了。

李志宏没有出声,只是点了点头。

“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