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亲戚们 一(1 / 2)

加入书签

年三十团年,晚上吃完年夜饭,就在大厅里守着宽大地液晶电视机看春晚。不多时,苏立弘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接完一个,隔不了两分钟,又一个电话进来,只好把手机调成震动。

苏立敏很烦哥哥地电话没完没了。不能安安心心地陪她看电视。提了两次意见。后来竟然要把哥哥地手机关机。还是老爸出面制止了小女儿地行为。

在苏达仁看来。这就是人气地象征啊。以前是安静。过年除了两个兄弟打电话来。就没有多少电话了。反倒是他要打许多电话拜年。没办法。做乙方地时候多啊。现在儿子出息了。电话多就是一个明显地证据。

苏立弘和刘雅洁煲了半个小时地电话粥。接着又和丁萱说了三五分钟。她是在家里偷偷听地打过来地。然后又是张小曼、林丽梅等人。还有宜城集团地一些高层。接着张蕊、王磊、车国瑞等一些狐朋狗友约了春节期间地节目。初一初二都是出不来地。家里都有亲戚要走。

看完电视就是守夜。佳佳早就抗不住去睡了。三个小小地红包塞在她地枕头下面。有苏达仁两口子地。苏立弘地。苏立敏竟然也把平时地零花钱攒了一些包了五十块钱给佳佳。

苏达仁的老家在江州市郊青县,离江州也就几十公里的距离。/wWw、QВ⑤。coМ\\苏达仁老大,家里还有两个弟弟。苏达仁是他们家族第一个舍弃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带着自己的老婆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了江州,从开小卖部开始,中间还做过很多行当,直到江州最大的电脑城出现,才开始经营电脑零配件和攒机业务,慢慢地把生意做大,再慢慢地在江州立住脚,最后还在江州买了房子和车子,并把全家的户口都迁了进来。

苏立弘的两个叔叔受他父亲的影响,也都进了城,也都是在做生意,老二苏达理最初是带着村里的一帮子年轻人到城里的建筑工地打工,因为苏达仁来得早,也建立了自己的***,有点小小的关系,苏达理毫无疑问就成了这些打工者的头目,后来就发展到转包一些小工程组做,变成了包工头,手下也有几十号人物。老三苏达和刚到江州时开了一个早餐铺子,后来把早餐铺身后的店子盘了下来,开了一个小饭店,再后来,生意也做大了,还是开饭店,一年也能挣个二三十万。三家关系相处尚可,因为两个兄弟都算是老大带出来的,对他也很是服气。

苏立弘父亲这边除了两个叔叔一家子外,就没什么亲戚了,爷爷奶奶都过世很早。

母亲的娘家离父亲不远,也是相邻的村子,家里有舅舅三个。母亲排行倒数第二,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关系差地是母亲这边的几个舅舅。大舅李世杰,当初是乡里地干事,现在混成了青县的招商局局长,正经的正科级干部,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已经结婚。在三舅帮助下进了县委机关,女儿在江州市人事局工作。二舅高中毕业就去了部队当兵,后来又上军校,现在也混成了团职干部,赶上裁军,转业回到地方。在江州市军工企业609厂做保卫处副处长,虽然是叫处,实打实的也不过是正科级干部,只不过享受副处级待遇,军工企业的级别都有些高配。二舅只有一个儿子,高中毕业去了警校,毕业回了江州。进了派出所。三兄弟中只有老三混得最好,三舅考上了京城地大学,毕业后留京在中央部委工作,现在是正儿八经的正处了。有一个女儿,正上大学。三舅那是李家的牛人。即使回到江州,都是副厅级甚至正厅级干部请吃相陪的。在老家青县。总有这样那样的官僚去京城前到李家来一趟,看看有什么需要带的东西。其实现在交通发达。邮政通信业也不必以前,根本不需要带什么东西,有什么事一个电话几条短信都能搞定。所以,这就是幌子了,好找个理由去京城麻烦三舅。这种事也搞得三舅烦不胜烦。后来还是县长大人在一些非公开地场合做了暗示,以后如非特殊的原因,也只有县级领导去京城才能打搅人家。

苏立敏得到了两个红包。哥哥地红包竟然有一千块钱。苏立敏高兴地扑到哥哥地怀里。挂在哥哥地脖子上就狠狠地亲了一口。

苏达仁看着眼里。和老伴交流了一下意味深长地眼神。

李莘的父亲当初就是副乡长,所有才有根基把自家的儿子一个一个送出去,现在退下来了,虽然最终还是以正科级退休,总算几个儿子还算争气,让老爷子脸上很有光彩。唯一让他伤心的就是苏立弘的母亲李莘了。

当初苏达仁能娶上李莘,也算是高攀了。苏达仁这厮能说会道,志向高远,在村里也是一干能人。只不过这一边都是做生意的,还都是些小生意,仅供温饱而已,另一边却算是官宦人家,官虽然做地不大,官气却十足。李莘嫁给苏达仁,她娘家是绝对不同意的,李副乡长还指望能与当时的县长大人结个儿女亲家,好帮助自己多多进步才是。最后儿女亲家没有结成,李老大人就止步于副乡长这个位置了。为了这事,李老大人有点怨恨自己的女儿。李老大人在世地时候,李莘基本上与娘家没有来往。后来李老大人去世,李莘回家奔丧,老母亲思女心切,才慢慢地恢复了往来。

苏立弘的外婆一直是跟着大舅生活地,大舅对苏家颇有点看不起,每次回家基本上是李莘一人,苏达仁和儿子女儿就不怎么回去。所以,苏立弘在父亲这边的亲戚走得近一些,母亲这边地就没怎么来往。

这次不一样了,外婆发话了,老儿子要回来探亲,让李莘把一家子都带回来。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外孙外孙女长多高多大了。

家里的事情,基本上是母亲一言堂,这事就算定了下来。苏立弘反对也没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