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村里来了洋鬼子(2 / 3)

加入书签

包尔太太听着这些小孩子的喊叫,虽然她听得不大明白,但也知道这些话有些不礼貌。

温老五强作镇定的解释的:“其实这些孩子不懂事,我们一直跟他们说这些外国来的朋友都是我们的贵宾,这些小孩子就只记得洋人贵宾,就这么叫了洋贵子……”

他结结巴巴的解释,越解释越胡扯,可真难为他了。

徐二龙在院子里听见动静,立刻迎了出来。

这帮着主动开车门这些,都是他在饭店这段时间,看着门童服务员做惯了的事,温老五现在有样学样,还学的挺有模有样的。

只是当温老五目光一转,看见路边居然立了一块小石碑,石碑上写着“徐家路口”几个字时,还非常吃惊。

他这几天没在这儿,怎么这儿居然多了一块石碑?

而且石碑上还写的是“徐家路口”,这看上去就跟徐家有关系。

可这个村子里所有人几乎都姓罗呀。

用筷子吃是不要指望了。

徐二龙打算把火锅改为串串香。

让徐春生和孙猴子赶紧去砍一些竹子,做成竹签。

徐二龙打算等一下把这些食材全部串在竹签上,做成串串。

这样只需要拿着竹签吃就行了,不需要考虑动筷子的问题。

大概、可能、一定是自己好女婿的杰作。

温老五暗戳戳的想:“自己这女婿还是能耐呀,家具厂叫徐记家具厂,这路口叫徐家路口。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有没有机会立在这儿。”

想着这些有的没有的, 温老五迎接包尔太太下车。

身后那一群围着看热闹的小孩子起哄叫起来:“唉,洋鬼子洋鬼子。”

另外还有人大声叫:“快来看洋鬼子啊!”

徐春生和孙猴子看见徐二龙如此郑重,赶紧开始砍竹子做竹签子。

乔利夫帮着打下手,徐小玲就把那些食材一片一片的穿在竹签上。

豆腐干、木耳、豆油皮、海带、白菜、瘦肉、萝卜、午餐肉……反正能穿在竹签上的东西,小玲就忙着一个劲儿的穿。

包尔太太他们是坐出租车过来的,出租车稳稳当当地停在徐记家具厂的门口。

温老五率先走下车来,然后很殷切的帮着包尔太太打开车门:“包尔太太,你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