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为剃大头,暂缓小发。(2 / 6)

加入书签

越穷的地方,老百姓就越难治。

江南老百姓过得是什么日子?贵州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老百姓本来就穷,这人一穷命就贱,人家的命都贱了,你还逼人家剃发?这不是想让老百姓玩命吗?

除了约束清军军纪外,洪老汉奸在剃发问题上也是顶住了巨大的压力。

正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在咱大清的治下,不剃头就得死!

然后,谁能想到,在现在的贵州,清军竟然没有花大力气让老百姓剃头?

冠服听民自便,民皆欢呼。

当然了等昆明失守,李定国败局已定的时候,清军就不是洪承畴能够约束的了。

之前要做做样嘛,现在李定国都遁入滇西死地了,再不抢就说不过去了。

所以在贵州憋了一肚子火的清军,在云南用力过度了。

搞得吴三桂差点哭了,他娘的把云南的人全杀了,他还怎么永镇云南?

难不成要带着手底下的人,在云南开荒种地,自力求生?

这是这时候一位叫李品先的知县,在四川垫江上任时的政策。

剃发则惊,发短心长,为乱必速。

总而言之,在贵州等新占领的土地上,要是强行剃发,那必然会处处烽火。

不要说穷山恶水的贵州了,就算是富裕的江南,剃发令一下,还不是群起激昂,义师四起,八郡同发?

这穷山恶水后面还接着个出刁民呢!

没有奴才,主子们该怎么活?没有老百姓,吴三桂还永镇个屁的云南!

不过世事无常,吴三桂接盘的云南,即便恢复了十几年,也是户口减半。

要不是咱大清在云南杀的人够多,吴三桂举兵之时,云南的人口、耕地已经大幅度地减少,说不定咱大清还真跪了呢!

所以说特么的,清军的屠杀,反而对咱大清是有利。

要不是云南被图图了一遍,吴三桂举兵之后,绝对会打得更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