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挑河工(2 / 3)

加入书签

吹号声响起,开始放工了,一天又在夜色下结束了。

“放工回家咯!”

李德忠把脖子上的毛巾搭在肩膀上开心的笑了起来。

刚过完年,开春之时又是青黄不接,很多人家里开始断炊了。壮劳力饭量大,来挖水库可以吃饱饭,也给家里减轻了负担。

水库干活消耗很大,所以国家都会提供不错的食物。不说顿顿白面馒头和肉了,起码地瓜面,玉米面,高粱面窝窝头能让人吃饱。

一星期左右还有白面馒头,炒菜粉条之类的改善生活。大家已经很满意了,毕竟吃的比家里好多了。

至于肉,别想了。工程完工时能有一顿大烩菜,里面有点肉就算好的了。

毕竟这些挖河的口粮都是县里,公社还有村里省得粮食,然后分一些出来使用,上面也难得很。

不过最近天气依然很冷,动不动会有倒春寒。

父亲李德佑还有二叔李德忠跟村里很多人去县里修水路当挑河工了。

为啥叫挑河工,是因为这个年代没有施工机械的投入,工程量再大也得全凭人工肩挑车推来运土。

最近这些年每年农闲都要兴修水利,大家都是全县到处跑。秋冬季节没完成,春天接着干。

参加修水库的农民没有报酬,是义务劳动的。他们上一天工水库是不发放报酬的。

李德佑和李德忠兄弟每天都背着接近二百斤的大石头来回移动。也得亏他们这段时间吃的好,身体结实。

不过水库上工的大家都是这样干的。人挑马驮,很少有机械参加。偶尔有,也是半人工机械的起重器。

水库里不时号子声响起,那是夯实地基的力工在喊口号。

一块六七十斤的石夯(hang)被绳子绑着。四周八个力工喊着号子,一起用力把石夯提到接近两米高然后再重重的落下。

放眼望去这样的组合足有上百组,响亮的号子响彻工地。给其他肩挑背扛的人也带去的动力。

而是由所在的生产队给予记工分,这工分就和平日里地里劳作的工分一样,到年底分红结算。

这几年饥荒的缘故,上面一直号召大家自己动手对抗天灾。

开荒,兴修水利,对于这些活计劳动人民都很积极,毕竟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而且这个时候的大家都很团结,任何事情只要一号召大家都会加油去干。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挖水库可以吃饱饭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