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县城布市的萌芽(2 / 3)

加入书签

不过,这一世李文来了,渭河县注定不会重走老路。

现在渭河县的发展和变化已经远远超出了前世,至少前世到了新世纪渭河县才有了高速公路,而现在渭河县已经提前近半个世纪拥有了。

而且,现在渭河县的管理者也大洗牌,许多都不是前世的那些人了,至少王峰提到的杨书记人家可从来没在渭河县任过职。

见过了钱的渭河县人民加上更有能力的管理者,加上还有他这个挂壁,李文有理由相信,渭河县的未来前途一片光明。

“疯子,渭河县是我李文的老家,看着自己的家变的更好,我当然也愿意。

缺斤少两、八尺卖十尺、布匹质量差,等各种糊弄人的小聪明纷纷上演。

很多客商拿样时满心欢喜,收到的货时确实如遭雷击,简直是羊头变狗肉,买回家不是一个袖子长,一个袖子短,就是裤子变成了“瘸子”。

而这样的行为不仅给布匹交易中心抹了黑,更是给整个渭河县的形象抹了黑,同时也断了整个渭河县的财路,

到了九十年代初,渭河县布匹交易市场迅速衰落,现实给了渭河县人民狠狠一巴掌,让其从财富的美梦中醒了过来。

而这,也导致未来几十年渭河县都在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买单。

不过,我这么多年没回来了,对咱们县城的商业发展也不是很了解,还有就是老家这边的政策。

前世李文小时候,父母经常聊到他们年轻时渭河县布匹交易市场的繁荣。

但每次说完,脸上都是止不住的后悔和惋惜,直叹渭河县布匹交易市场是渭河县人自己搞坏了,还给自己落了一地坏名声。

刚开始李文还不懂,心里还埋怨父母不会做生意,哪能做缺尺短寸的事情来呢!

后来,李文慢慢长大后才明白,当时市面一片繁荣,供给远远小于求,这种情况不能怪渭河县的老百姓愚昧无知,也怪当时管理者的不作为。

后来,到了新世纪,全国大发展,汉阳市大部分县也都是很紧世代,很多渭河县本来的“小老弟”都迎头超越,发展迅猛。唯独渭河县身为汉阳市最大的县城没落,发展不温,更别说火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