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诡案(2 / 3)

加入书签

此次与宋瑄、柳妙璎他们同赴洪州的,还有崔啸云。他参加了三月的春闱,侥幸上了榜。名次虽不理想,但也考中了进士。崔家找了门路,按照崔啸云自己的意愿,让他去刑部当了个小主簿。

与以往不同的是,宋瑄一行必须乔装一番,而不能以原本的身份示人。因为洪州预告杀人诡案的凶手狡猾且思维缜密,刑部只能暗查,否则极可能无功而返。

在宋瑄他们出发前,听雷已经和另外两个暗卫先行前往洪州打听案情。南下的路上,宋瑄就收到了听雷传来的消息:凶手预告其将于四月十五晚上杀掉前往江夏王府赴宴的杭州盐运使黎辉。

黎辉是江夏王侧妃黎氏嫡亲的弟弟,从商户之子一路爬到位高权重的朝官,除了靠姐夫的帮助,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聪敏与努力,以及几分好运。

江夏王寿宴在即,黎辉已经从杭州前往江夏,亲至王府为姐夫贺寿。

燕京与江南的繁华,只是大祁展现出来的美好如画、温情脉脉的一面。而另一面,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面临严重饥荒有时,甚至还有易子而食的惨事。

见识了世间百态,才发现原来的自己只是井底之蛙。柳妙璎随宋瑄回到燕京时,还没有从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中走出来,陷入某种迷茫和伤感的情绪中。

宋瑄知道,他看着长大的小姑娘,需要一些时日来消化那些发生在她眼前、对原来的她来说遥远又陌生的东西。就像正在破茧的美丽蝴蝶,总要经历一番磨人的苦痛。

宋瑄不愿看她消沉太久,这日两人用完晚膳,宋瑄便邀请柳妙璎去花园散步消食。

缓步走在橘色晚霞的光晕之中,宋瑄柔声问道:“小七,可还记得《论语》中的‘修身’为何?”

此前,已然发生了三件凶案。每个案件中,凶手都会将用以预言的话本放在洪州城某处。

第一次有人发现话本子,是在三月初七。棺材铺老板赵来旺在铺子打样时,发现一口楠木棺材里,放着一沓纸。他以为是在学堂进学的儿子遗落的,于是把那一沓纸交给儿子。

赵来旺之子赵平安接过一看,原来是话本底稿。他带回房间略翻了翻,觉得故事还不错,就认真读了起来。其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

却说三月初九那晚,无星无月。趁着月黑风高,黑衣人一不做二不休,将徐谨之逼至小路深处。那竟是一处断头路,徐谨之无路可逃,与黑衣人肉搏起来,最终因体力不济,被黑衣人一刀捅死。

谁知,到了三月初十,赵平安去学堂上课,听到同窗说,昨晚城东的一个断头路上,发生了一件杀人案。被害人名叫徐谨之,是洪州最大的茶叶商人徐有福的幼子。

柳妙璎答道:“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很好,所以,有了羞耻之心,就接近了‘勇’。这次出门,你长了见识,也知羞明耻了,但不必太过沮丧和茫然,而是鼓起勇气,面对一个或许不堪但是真实的大祁。”

柳妙璎仔细品了品宋瑄的话语,脸上绽开一个春花般明媚的浅笑,说道:“我懂了,谢谢三哥!”

三月中旬,洪州知州向刑部上报了换一个诡异的案件:凶手会在杀人夜子时,将其要杀害之人的姓名写在最新的话本子里。

在意识到凶手的张狂后,府衙的官差对其欲杀之人进行了严密保护,可最后总能被凶手发现破绽、杀死目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