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帝里繁花 九十回 去路香尘君莫扫 大权在握(八)(1 / 3)

加入书签

这个新帝虽然荒唐无伦,但是,因为继位之时夏侯雍拥戴得当,加之海公公、刘皇后等人收权及时,魏仁帝握有天下总兵马的兵符,他说要收司马昶的兵符,内阁和兵部也是没办法阻止新帝收军权的。

司马昶收到换将圣旨,收拾了帐篷,立马护着顾家琪回京,一点都不眷恋那个暂封的大都督元帅的位置。

因为,司马昶打战用的主力军团,是他用高价银粮、精良器械招募来的雇佣兵。

这批募兵认的是海字军旗,司马昶的人脸,他和郦山公主的招牌。

而不是坐在紫金宝殿上的那个不知所谓的皇帝。私募兵和国家军的本质区别就在这里。司马昶看似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沾上一点军权的边,还损失了几百万银;实际上却是赢得北疆的民心。

九十回 去路香尘君莫扫 大权在握(八)

今天两更,我自己都觉得是奇迹、

+++

前面说到顾家琪、洛江笙、司马昶三人用计,联合灭了北夷部族联盟三十万重骑,一举奠定了北方部落俯首称臣的基础。

这三十万重骑是北夷各族的老底,输了就什么都没了。

却说魏军打败了北夷,主战派要求一鼓作气,把夷人全部赶到阴山外;和谈派认为不要逼人太甚,任何人都有生存的权利的嘛,新帝一定是不喜欢把人杀光的。

夏侯雍罕见地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对魏仁帝说,陛下,京师已经安定了,臣回北边给陛下守着边关去。陛下您说打,臣就打;陛下您说不打,臣绝对不犯夷人一根草。

石画楼很果断地提出不接受投降,举兵全线逼压,必然要把夷人全部打回老家去喂羊,这样做是不给北方部族繁衍生息的机会,至少百年内夷人是不能对魏朝勾成威胁。

但是这方针策略遭到以夏侯雍、海公公、刘皇后为首势力团伙的强烈反对,举着魏仁帝仁善的旗帜,怒斥司马昶用心险恶,要魏仁帝背负千古骂名云云。

海公公为达目的,减轻了给皇帝的用药。因此,魏仁帝得以清醒地来处理这件事。

魏仁帝惧怕海世子掌权在北方坐大,一看到魏夷战事取得突破性胜利,立即连发十二道金旨召司马昶回京,收回兵符。

魏时的将军是没有掌兵权的,照魏朝军制,领兵作战的将军在打完战后,就要将兵符交还皇帝。也只有皇帝才有权指派官员领兵作战。没有皇帝的命充,军官也是没办法碰到军权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