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三更上朝(1 / 3)

加入书签

杨诚摇了摇头,伸手按住刘虎的双肩。一本正经的说道:“刘虎,我知道你有雄心、有头脑,你想要出人头地我绝对支持你。但是我希望到了那一天,你不会沦为和他们一样。你和我都是贫苦百姓出身,应该知道其中的苦楚。”

见杨诚如此郑重其事,刘虎也收起了嬉笑地表情,重重的点头应道:“我答应你!”旋又泄气的说道:“那一天,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拿命拼了这么多年。还比不上那些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之人。就像这一次,功劳被他们瓜分掉一大半,我们还得做出高兴的样子,好像是很荣幸的事情一样。***,流血地时候不见他们半个影子,凭什么与我们一样受到封赏,有机会,我一定将这些人全部宰喽!”

杨诚叹了口气,安慰的拍着刘虎的肩膀。对于这样的事,他又何尝不是气愤无比。但除了接受,他还能做什么呢?自己只要说出半个不字,得罪的豪门世族恐怕就是一大片,这背后复杂的利益关系,根本不他和刘虎所能猜想得到的。就像当年在征北军中一样。以他的军功。早就可以升到千夫长百夫长之类的了,但还不是一样默默无闻地当了九年多的小兵一个。当年他还不知道李平北为何每战之后都是眉头紧锁。现在身在其位才知道,该奖的不能奖,那种滋味简直比打了败仗还要难受。

期间潘家也曾派人找过二人一次。不过去不是潘泽林,而是潘泽林的堂弟潘泽峰。不过倒也没说什么。只是暗示二人在长安保持低调,一切自然有潘家的安排,只要效忠他们潘家。自然少不了二人的好处云云。二人当然也不便回绝,刘虎更是满嘴好话,让潘泽峰好不开心。不过送走潘泽峰后,刘虎当晚便独自去了史家,杨诚虽然警告他脚踏两条船,被两家发现定会死得难堪,刘虎却不以为意。用他的话来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靠山抵得了十个朋友。

当然这几天除了这些事情,他们两也并不得闲。首先是赤土营统领韦立雄,带着一伙他们两从未见过地年青将领登门拜访,一副熟悉得不得了的模样,更对杨诚毕恭毕敬,仿佛杨诚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一般,搞得二人云里雾里的。过后才有“好心人”暗示他们,这些人虽然并没参加征西之战,但却同样列在封赏名单之列。事先的拜访,显然是让二人有个心理准备,以免到时闹出笑话来。二人虽然早知豪门世族的种种行径,却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且自己竟要帮着圆谎。不过这件事显然已经不是他们所能改变得了,二人愤慨之余,也只得作罢。

另外一伙却是一群富家公子,隔三岔五的便邀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酒宴和聚会。他们之中虽然没一个人是杨诚二人认识的,但那股热情地劲却直如相熟的老友一般。不久他们才知道,原来这些人都是与潘宗飞玩得要好的公子哥儿,因为潘宗飞的“关照”,才频频找上他们两人。这些人大都与潘宗飞一样,既有着显赫的家族,又在家族无法得到足够地重视,是以只知道整天变着花样来玩耍取乐,过着醉生梦死地生活。杨诚却极不习惯于他们聚会的气氛,是以去了两次便宁愿窝在屋里,也不愿再去。倒是刘虎拒绝不过,被迫去了几次,却渐渐和那些人打得火热,到后来几乎是晚晚不见踪影,让杨诚暗自担心不已。

“昨晚又疯了多久?我记得我睡下地时候,你都没回来,现在精神还这么好!”杨诚整衣出门,微微皱眉的说道。

刘虎表情神秘的笑了笑,低声说道:

嘭嘭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杨诚从睡梦中惊醒。

“谁呀?”杨诚揉着眼从床上爬了起来,一边不满的嘀咕着,一边打开房门。

“诚哥,你怎么还在睡,难道你不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了?”门一打开,身着一身崭新整洁武官服饰的刘虎,一脸兴奋的说道。

杨诚摇了摇头,哭笑不得的说道:“当然知道,今天是每月一次的朝会嘛,但现在刚过三更,你也用不着这么急吧。”

“哎呀,咱们都等了十几天了,一会我们最早到,也能给文武百官留下个好的印象嘛。”刘虎不以为然的说道,一边急催着杨诚换上朝服。

你也没兴趣,问这么多干什么。”

杨诚白了刘虎一眼,没好气地说道:“别人我才不管。我可先警告你,应酬一下倒也罢了,你可别跟着迷上了,到时,兄弟也没得做。”

刘虎吐了吐舌头,告饶的说道:“这么严重?那真是打死我也不会的。”

杨诚笑着擂了刘虎一拳,略有沉重的说道:“倒不是我食古不化,故做正派。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还是少沾为好。现在天下初定,那些豪门世族却只顾拼命搜刮,一顿酒席,不知道背后又是多少人家破人亡。这样酒,怎么喝得下去。我们这一路而来,所见所闻,难道还少吗?”

“知道了诚哥,你都说过多少遍了。”刘虎苦着脸说道。

杨诚叹了口气,无奈的转身回房,不慌不忙的穿着衣服之时,刘虎在一旁已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看得杨诚不禁莞尔。

原来杨诚他们到达长安之时,一月一次的朝会已经过了十几天,是以他们也只得住在城中等待。离开武威时,潘泽海曾告诉过两人他曾经居住的小院,两人在长安本就没有相熟之人,便毫不客气的搬了进来,既免去住客栈的花费,又可以行动自由。潘泽海在长安的居所只是个一进小院,四五间还算完整的房间,两人也不是讲究之人,刘虎、杨诚加上四名随从,住起来倒正好合适。

飞虎营则在离长安五十里时便与杨诚分开,一则是地方部队没有奉诏是不能进入京畿范围,否则便会视为谋反;二则出来这么久,将士们也有思乡之情,早日回到交州,也是大家期盼已久的事情。左飞羽本来也想跟来。不过杨诚考虑到交州现在没了叶浩天的支撑,若没有一个信任之人帮助打理,杨诚也难以放心。左飞羽虽然是个女子,但在处理这方面的事情上,却比杨诚要干练的得多。

杨诚也是暗自后悔,当年自己将事情全部交给叶浩天。虽然得了几年轻闲,但对于交州各级官员地实际能力,他几乎完全是从别人的言谈中得知,这当然不是十分可靠。再加上他现在远在长安,办起事来,比起已经便要麻烦得多。不过后悔也是没办法的事了,只有等长安这边的事情了结,再回交州慢慢筹划。现在飞虎营的诸将经过这次战争的磨炼,已经有了独挡一面地潜力。飞虎营的事务几乎用不着他再操什么心。但在政务方面,他的能用的人还是太少,张识文又留在了西域,其他的人又不能让他放心,回到交州以后,恐怕再不能像以前那么轻闲了。

公孙无忌一到长安便径自离去,再没有和他们联络过,杨诚本来指望由他帮忙引见大将军章盛,顿时成了泡影。他和刘虎也几次登门拜见,不过却连门也没能进。后来从旁人口中得知。大将军章盛已闭门休养数月,不仅从不出大门一步,更不见任何人。据说就连丞相郑南风,也只了闭门羹,无奈之下。两人也只好放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