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投降招安(1 / 3)

加入书签

听到两艘战船保住了,蔡进锐终到松下一口气。不过对于杨诚这两箭竟然有如此大的威力,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当年在白湾城下,他也亲眼目睹了杨诚一箭将出来辱骂他的贼兵射杀,只觉杨诚的箭既准又远,哪里知道隔着三百余步的距离,竟然仍能穿透甲板及底层的木板。如此神技,果然不愧其神箭将军的称号。

“其实有件事我还没告诉你们,知道我刚才为什么让你们用硬土换掉石弹吗?”蔡进锐吸了口气,闭目说道。

席天二人相视一眼,正色说道:“既然是统领大人要我们换,便有大人的理由。”

蔡进锐满意的看了二人一眼,沉声说道:“这艘的来历你们也都知道,经过刚才这两仗,你们也应该能猜上面是谁了吧。”席天和司马得胜本是崖州两股小海盗的头目,在他进入崖州不久便被他所收伏。这几年来二人对他倒也是忠心耿耿,为他出了不少的力,一向被他视为左膀右臂。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二人也有不小的进步,海上作战也有了独挡一面的能力。

“应该不是叶锋吧,他手下没有这么多厉害的人。”席天皱眉说道。

进锐立在指挥台上,眉头紧锁。刚才即使杨诚不出舱架投石机,他也准备让走舸上的海盗射出数百支没有点燃的火箭后,便立即鸣金收兵。他并不是个短视之人,自然知道在崖州这种占地为王的日子无法长久。若是不被官府发现,他或许还能逍遥一段时日,但当他发现自己抢掠的对象竟然是杨诚后,心中顿时再无法平静下来。

虽然他一直呆在崖州,但这几年交州的情形他也并非完全不知。在加入黄功伟的贼兵之前,他也曾有近十年的为官生涯,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县尉,但官场明里暗里的丑恶却知之甚详。从内心来讲,他着实有些佩服杨诚,杨诚之前也仅是个小小的县尉,虽然背后有着潘家的支持,但他能如此快速的攀升,确实有他实在的功绩。虽然他当初也有为民请命的理想,但设身处地的来想,他也自问做不到像杨诚这样。

他自己也不愿就这样做一个海盗头子,否则便不会煞费苦心的建珠崖城,还用强迫的手段将四处的百姓迁到此地,再用大陈的方式加以管理。数年的经营下来,虽然他治下的百姓远不及交州百姓那般富庶,却总算安定下来。走在大街上,开始那些愤恨的眼神,也渐渐缓和。在他内心里,他仍然想做一个可以为百姓做点事情的好官,而且他也用实际的行动,一步一步的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杨诚的出现让他有些始料不及,原来的计划也被完全打乱。官匪不两立,杨诚是断不会坐视他这个海盗继续下去地。虽然现在交州没有一艘战船,但凭交州的实力,要想打造一支强悍的水军。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水战主要靠的便是箭矢这类的远程攻击武器,而交州最不缺地,偏偏就是神箭手。只要有一批熟悉的操舟水手,辅以大批神箭手,他这支称霸崖州的水军,虽然不至于一败涂地。却绝无取胜的希望。交州人口十倍于他,富庶更是无数倍于他,他即使能逞一时之利,最终却难逃落败的结局。

战不能战,可他在崖州苦心经营这么久,又不想轻易的付诸东流。虽然他投入黄功伟的贼军中不过数月,但到底背负着叛将的骂名,若是就这样投降,凭他以往的经验。能保住项上首级就已经不错了。就算杨诚为人宽厚,恐怕也再难起用他。是以他才会想到待占取上风之时,再以胜利者地姿态与杨诚谈判,以保住他在崖州的心血。不过人算不如天算,虽然他已将杨诚的箭计算其中,却仍然没有漂亮的收场。

司马得胜点了点头,显然也是赞同席天的分析。“那些箭手至少在是七箭以上,而且一下子出这么多,莫非是飞虎营的人?”从四年前的平乱之战,飞虎营便已声名鹊起,及至以骄人的战绩从西域返回,声望更是直追在征北战场上声誉最盛的神威营和神机营。二人虽然一直呆在崖州,但飞虎营地名声早已是如雷贯耳。

蔡进锐点了点头。看着二人,并不言语。

“难道难道那个人就是”看着蔡进锐的表情,席天张大着嘴,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以杨诚的聪明,当然会从他刚才的进攻中了解他的意图。只是最后发生的那一段插曲,却让他微微有些犹豫,自己自作聪明的一次进攻,会不会反而惹起杨诚的反感。而降罪于自己呢?

正在他胡思乱想之际,两艘小船已划至小船旁,两个魁梧地壮汉沿着绳梯攀了上来,径直向他走来。“拜见统领大人!”甫一走近,二人齐声拜道。竟依足了朝廷军队的规矩。丝毫不见盗匪之气。

“席天、得胜,你们的船怎么样了?”蔡进锐回过神来。皱眉问道。从两艘战船的行动来看,似乎受了不小的创伤,让他着急不已。这三艘战船。是他好不容易才建造起来地。虽然只是三艘,但在整个崖州来说,却是独一无二。崖州大大小小地海盗有数十股,但所用的全是小船,一年前他将崖州最大地一股海盗征服,便是仗着三船战船的优势。

跪在左手的席天摇了摇头,沉声说道:“投石机被彻底毁去,连船舱也破了个大洞,进了不少水。已经加派人手抢修了,应该可以安全地驶回港。”

“我的也差不多。真不知道对方是用什么攻击的,竟然这么厉害。”司马得胜皱眉说道,仍是心有余悸。他们二人当时都在船首亲自指挥,均只看见飘满石灰的商船上一个人影隐约跃起,接着便是投石器摧枯拉朽般的散落一地,然后甲板上突然出现一个直径一丈的大洞,连底层厚实的木板上,也出现个不小的洞。这样奇怪的事,早已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若不是蔡进锐及时吹响撤退的螺角,恐怕连船沉入海底,他们也犹然不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