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无心插柳(1 / 2)

加入书签

张识文点头应道:“不错。我在路上也听过几场,深知其中效果。用不了多久,荆州民心可用矣。”

杨诚笑了笑,正色说道:“这不过是无心插柳,说起来也并不是我地主意呢。”

“哦?那是何方高人,怎么没听诚哥提起呢?”张识文惊讶的说道,黄南杰却在一旁笑而不语。

“哈哈,还有谁,就是你要我惩治的那个酒鬼喽。”杨诚爽声笑道。

“大人之意,识文明白。今后断不敢有一字虚瞒大人。”张识文信誓旦旦的说道。

杨诚拉着一脸诚惶诚恐地黄南杰坐下,转头望着张识文说道:“越说越不像话了,今天就我们三人。尽可随便一点。左一个大人,右一个大人,有这么生疏吗?我还是习惯之前叫我诚哥的张识文,那才是你的本色。”

张识文略有些迟疑,过了半晌才嚅嚅的说道:“诚哥,识文实在是”自从认定此生追随杨诚之后,张识文再无法顺口的称杨诚为诚哥了。他与杨诚交往并不像叶浩天与刘虎那样深,除了在长安短短的一日相聚,便是在凉州的意外重逢。在长安时杨诚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尉,他虽然只是个落魄的书生。却还可以心安理得地将自己摆在与杨诚平起平坐的位置。不过一别数年之后,杨诚已贵为虎贲中郎将、交州剌史,而他却是一个倍受排挤的小县令。巨大的落差之下,他心里哪敢再与杨诚兄弟相待。

“这就对了嘛。”杨诚开颜笑道:“我的脾气,你们也知道。做官并非我的本意。若是和大家只剩下从属关系。那还有什么意思。说起来南杰比我年长许多,以后也无需左一个大人。右一个大人的。若不嫌弃,叫我诚弟,或直呼本名便可。”

“下官哪敢。”黄南杰低头说道。能得杨诚重要。他已是感恩戴德了,哪敢真的与杨诚兄弟相称。

诚静静的坐在英魂园门外的石阶上,微风拂面,带着春意。

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昨日才赶到交州的张识文与黄南杰并肩而出。张识文已换了一身蓝色儒衫,虽然脸庞上刻满了西域的风霜,却无法掩盖他浑身散发出的儒雅之气,一双锐目更胜从前,似乎能看透一切。

“大人。”二人走到杨诚身后,齐声拜道。

“文弟、南杰,过来坐。”杨诚并不回头,拍着自己左右的石阶随意的说道。

两人倒也不客气,张识文在右,黄南杰居左,挨着杨诚坐了下来。“不论大人是什么用心,识文对大人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张识文俯望着山下的青石军营,颇有些感慨的说道。

杨诚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要让黄南杰彻底摆脱过去的包袱,恐怕还有一段时间才行了。当下他也不再勉强,双手搭着二人的肩膀,笑着对张识文说道:“交州现在地情形,想必南杰已经跟你介绍得差不多了吧。不知文弟可有教我?”

“不敢。”张识文揖手谦道:“诚哥所为,已是世上鲜有,识文这些微末才能,已是望尘没及。”

“啧,怎么又来了。”杨诚皱眉说道:“今天就只有我们三人,我就是想听听你们的老实话的,好的统统不准提。这点水平我自己知道,除了一点虚名,其他都算不得什么。”

“诚哥太谦虚了,仅是诚哥在交州那些手段,便是高明之极。识文虽然自负有些才学,却绝对想不出如此妙计来。”张识文赞赏的说道。他虽然只是从荆州匆匆路过,但荆州地形势却看得实在。在商会地善举与说书人的鼓吹这双管齐下之下,荆州地民心已安全向着杨诚,只要杨诚登高一呼,荆州便可一夜易主。

是那些说书人吧?”杨诚淡淡的问道。

杨诚笑了笑,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从长安回来,我才想到要积极的去做一些事情。不过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颇多困难。现在所做的,也不过是我力所能及的而已,又何足挂齿。”

“虽是力所能及,但却少有人愿意为之。大人的声名虽然只传荆交二地,但却在细处见真章,远非那些表面上轰轰烈烈的人可以相提并论。识文何幸,能与大人相识。”张识文略有些兴奋的说道。他之前虽然对杨诚便极是佩服,但这次到交州所看到的一切仍让他感到震憾。本来他还以为交州的形势虽好,却远不会如沿途所听到的那些传闻一般,那些传闻多半也是杨诚的攻心之策而已,哪知道进入交州境内,一切却让他真心折服。

“呵呵。”杨诚笑了笑,打趣的说道:“这样可不好。文弟这才和南杰呆了一天,便学足了他溜须拍马的本事。”

“属下哪敢。”黄南杰闻言急忙告罪道。虽然他并不是溜须拍马之辈,不过到底心中有些介意自己地过去,再加上交州现在确实谈得上风调雨顺,安定繁荣,是以极少有顶撞杨诚的时候。所回禀的大多也是一片大好。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黄南杰,杨诚微微皱眉,笑着说道:“我只是开个玩笑,南杰又何必如此。快快起来。”黄南杰为他可以说得上尽心尽力,不过却始终走不出自卑的阴影,很多时候也让杨诚感到美中不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