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风光大葬(1 / 3)

加入书签

华门冲出,一边向尚未散去的人群喝叱道,一边策马去。

平时里,这景阳钟只是负责传唤大臣上朝之用,一般只会敲响一次,若是超过一次,便会有重大的变故发生。长安城虽然这段时间因各大家族之间的猜疑而乱糟糟的,但比起其他地方。到底要太平的多。除了六十多年前的匈奴来袭的危机和四十多年前黑甲雄兵大闹长安,再没有什么可称得上大事的变故了,百姓安居日久,对这异常的钟声不免有些惊慌失措。

“咚!”钟声去并不理会这些,不紧不慢地接连响着。任由惊恐的气氛在整个京城四散漫延。每一击钟声。均直击人心,连天空这百年未遇的异象。也被人们遗忘。

不知过了多久,钟声才停了下来。胡老汉只觉耳朵里仍然充塞着那种震耳的轰鸣声,呆立在原地不能动弹。“老板娘。肉馅已经剁好了,我去挑水。”剁肉的伙计挑着一挑水桶,拍了拍呆立着地二人,若无其事地穿过人群而去。

“我的天,整整敲了六十下!”胡老汉被剁肉伙计地声音惊醒,吸着冷气叹道。

胡大娘也是一脸呆板,显然没从钟声所带来的震憾中回过神来。过了半晌,才拉着胡老汉问道:“老头子,前几年皇上驾崩,景阳钟响了多少下呢?”

血红的太阳冉冉升起,越过华山,将万缕晨曦洒射在关中大地上。沉寂了一夜的帝都长安,又迎来了繁忙的一天。

胡老汉一边将桌凳摆好,一边频频抬头望向正东的天空。“老头子,今天你是怎么了?摆点桌子就这么久,一会客人就要来了,快点过来帮忙!”见自己的老伴在那里磨磨蹭蹭的,正将蒸笼抱上锅台的胡大娘不耐烦的大声吼着,惹得周围店铺里的邻里探视相笑。

“不是。小花,你快看看天。”胡老汉急走过去,指着天空对胡大娘说道。

胡大娘白了胡老汉一眼,瞄了一眼正案板上剁着肉馅的伴计,啐口说道:“说你多少次了,在外人面前不要准叫我的小名儿,总是不听。这天看了几十年了,有什么稀奇的。”

胡老汉摇了摇头,一脸认真的说道:“真的不一样,你看了就知道了。”

“六十四下。”胡老汉喃喃说道,心中也在不停猜测着这钟声的含义。

“天,难道是大将军”章盛病危地消息早就传遍长安,只是百姓们早就把章盛看作下凡的星宿,根本没有将普通人的生老病死联系到他的身上。是以连这病危的消息,也没有多少百姓愿意相信。

“不不会吧,他老人家”胡老汉低声沉吟着,眼神却不由得变得黯然起来。章盛已经年近百岁,死亡已经迟早的事情,虽然他们不愿意面对,但其实心底里到底也知道。

人群渐渐从震惊中惊醒过来,均对钟声议论纷纷,想要知道其中真正的含义。讨论的结果,大多也和胡老汉夫妇相差无几,一方面因为章盛病危,另一方面也是除了章盛,还有谁能享受仅次于皇帝的待遇呢?章盛守护着长安数十载,虽然最初的那些百姓大多老死,但章盛当年的种种事迹,仍然在百姓中广为流传,每一个长安的百姓,都把章盛看成了长安城的守护之神,也是他们足自傲的人。但现在,虽然朝廷还没将消息正式的分布出来,但人人均有一种天崩地裂的危机感:章盛死了,长安是否还能保持数十年来一贯的稳定呢?关中平原是否还能一如从前那般富庶呢?

过了没多久,城内突然传来一阵骚乱。“闪开闪开!”几名骑

胡大娘皱眉看着胡老汉,相处几十年了,她对自己老伴的性格当然极为熟悉,当下也不由微微起疑。当下一边走出店铺,一边嘀咕着:“我就不信,这天还有什么不一样的,要是你敢骗我,今天你”

“瞧,我咋会骗你呢?”胡老汉得意的看着目瞪口呆的胡大娘,振振有词的说道。

“哎哟妈呀,怎么是这色儿呢?”看着如血般通红的太阳,胡大娘一脸不可置信的说道。虽然她平日里没有看日出这份闲心,不过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到底还是清楚。今天这太阳。却是她平生第一次见到,那红色直如鲜血一般。如血地太阳再加上满天如血朝霞,整个天空显得异常诡异。

很快,周围的不少街坊邻居也发现了这个异象,纷纷从屋里涌了出来,怔怔的站在街上。出神的看着天空这从来未见过的异象。北华门外,正是进入长安的交通要道,要是以往,早就热闹无比,但今天却是出奇地宁静。不管是路过的商旅,还是居住在这里的百姓,均被这奇异的天空所震惊,再不能继续其他的动作。

“咚!”深沉宏亮的钟声从皇宫中敲响,瞬时传遍整个长安。“咦。今天不是没有早朝吗?”人群中,一会官吏模样的人奇怪的自语道。还没等周围的人反应过来,“咚!”第二道钟声接踵而至,每个人地脸上,均显出惊疑的神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