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关洛争雄·三(1 / 2)

加入书签

不多时,众人已依次就坐。杨诚高居上首,张识文依然安坐在杨诚的右下,张晋根和黄南杰则居杨诚左下,堂下则是左文右武分列而坐。虽然坐无虚席,不过堂内却是极为安静,几乎没有一丝杂音。见人已到齐,杨诚便直入话题:“这次麻烦大家赶来,主要有三件事。一则荆州战事已定,经过咨事营认真统计之后向大家做个详细说明;二来荆州全境百姓基本已定,政务上的一些事情也要让大家知晓;最后便是接下来的平乱之战,除了各军将领外,还需在座诸位鼎力相助。”说罢杨诚向张晋根微微示意,后者立即起身上前。

咨事营成立时日尚浅,很多人甚至还不知道其存在,再加上这次南乡之战外人多有非议,张晋根虽然只是负责参谋,但却承受了极大的压力。是以杨诚才会在此次故意加强咨事营的地位,以恢复其信心。咨事营地虽然现在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不过杨诚却是极为看好,面对的敌人越多,需要收集整理的情报便越多,这些都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办到的。以往大多是自己一人决断,小打小闹地时候倒还没什么,但一旦铺开便显出其中不足,毕竟一个人思虑再周全,总会有所遗漏。有了几十甚至上百人帮着参谋,至少可以让遗漏降到最低。

“不错个屁!”洪承业也是憋了好几天了,本来他还想及时挽救,在短时间内夺回武关的。不过张晋根说什么也不肯,只让他们原地坚守。好不容易等到杨诚的命令下来,打开一看却让他从头凉到了脚,除了黄勇刚领五千人驻守梅坡外,其他人全被调去种田了,他更在房陵做了三天临时县令。虽然满肚子意见,却也无可奈何,反抗杨诚的命令那可是他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好不容易熬过来了,他和张破舟却又如何争取将功抵罪而愁肠百结。

武关的艰险当时他们可以看在了眼里的,虽然他们无时不想抢回武关,不过心里也知道,要真打起来自己还真讨不得什么好。武关外可供施展的余地太小,根本摆不了几具大型的攻城器械,摆上之后也没有多少空间安排保护的士兵。五千守军就让顾凯锋的几万人几天也摸不到边,现在换上顾凯锋的五万人,白痴也知道要想强攻武关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吴嘉火也不生气,不以为然的说道:“你们是愁怎么攻下武关吧?这有什么好难地,你们两个仗可打得不少。这点办法也没有吧。”二人的心思他当然看得出来,不过他以前也从武关经过几次,虽觉艰险,不过却并没有太放在眼里。

二人齐刷刷的望向他,异口同声道:“你有办法?”被“发配”种田这段时间二人可没少花心思,不过种种可能全被否决。二人聚在一起交流了一下之后,才发觉对方和自己的想法也差不多。

吴嘉火向二人招了招手,一脸神秘的说道:“正面去不了,我们从侧面嘛。”

过,南乡新建成的县衙里已是人头攒动,好不热闹。两州有头有脸的军政要员,连商会的几大负责人和一些地方上有名望的人也皆在杨诚的邀请之列。一场战争牵涉的范围实在太广,要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除了让他们完全信任自己外,也得让他们知道当前的形势。正是因为从上到下的全力支持,杨诚这几场仗才打得顺风顺水,全无后顾之忧。而这一次面对的敌人更加强大,杨诚当然不会专断独行。

人数虽然不少,不过大多各找相熟的人扎堆小声讨论,并无喧哗之声。除了少数人外,大多数人都是一脸喜色,毕竟这次能如此迅速的击溃州军,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振奋的消息。而那些新近加入的荆州人士更感新奇与激动,可以说这次杨诚在战后的生产组织上实在做得太漂亮了,特别是在荆南,不仅新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而且在没有荒弃一块田地的情况下,还新垦了大量的农田。原本生计艰难的百姓,几乎每一个人手里都有着足够的田地和足以维持到第一季水稻收获的粮食,大量的农具和耕牛更是由官府免费的借出,这样的好事简直让他们犹在梦中般。

由乱至治,几乎只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各地新上任的官员便完全获得了百姓的信任的拥戴。虽然这些人大多是由交州选派而来,但却以其鲜有的廉洁和与之前官吏难以比拟的办事效率,成功的启动了荆州这具停滞已久的巨型机器。虽然这次获胜地荆州军几乎完全来至交州,但却并没有让荆州的百姓产生丝毫的隔阂,而是发自内心的欢欣与自豪。没有什么刻意的做作,荆交二州已经开始融为一个整体。

荆州的有才之士也从开始地观望和怀疑。而变得踊跃起来,特别是荆北之战结束以来,几乎形成了一种热潮。大批的人才积极的参与到各种事务之中,更让荆州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恢复着。别的不说,单说杨诚的号召一出,荆北逃亡的百姓几乎在不到五天内便有序的回到故里。便已是难民史上的一个奇迹了。因为战争而千里空村地荆北,不仅没有错过最佳的播种时节,甚至连一块土地也没有荒弃,这可是在平常年景也难以做到的,单是这一点便让来往的商旅交口称赞。

不过县衙里也并不是人人欢喜,张破舟和洪承业此时便躲在一角喝着闷酒呢。荆北之战处处报捷,唯独他们这几个拥有最强兵力的人无法抬头挺胸。虽然他们的歼敌数量也不少,而且也没有吃大的败仗,但却让最重要的武关落到了顾凯锋的手中。虽然杨诚并没有责怪他们,但却让他们心里更加难受。谁都知道,武关丢失的后果是多么严重,以前荆州军从南乡出发只要一两天便可进入关中,全速行进地话不到五天便可直抵长安城下。而现在他们却只能望武关而叹,就算关中形势再危急,他们也只能干瞪眼而已。

“去!”张破舟还以为他有什么妙计,一听之下不由大失所望:“你说得是那两条小路吧?人家顾凯锋在武关屁股还没坐稳,就派人去封了,而且还派人一直看守,我们前脚上山,后脚还没落地人家就知道了。”二人当时就知道强攻回来已经变得极为艰难。而且

出极其惨重的代价,这些鬼点子当然早就想到了。无在太精明了,还没攻下武关之前便把这些打听得一清二楚。而且这两条路根本不容大军通行,只要他稍加防范,就算不毁路他们照样奈何不了他什么。武关做为关中唯一地南大门,在数朝的经营下破绽已经是少得可怜了。

“真的?”吴嘉火皱眉问道,他可是好不容易才打听到这些的,正打算着一会向杨诚献计呢,哪知道被张破舟一句话便打碎了。不过他心里也暗自庆幸,若不是如此。一会恐怕自己就要出洋相了,当下拍着张破舟的肩膀安慰道:“不用愁了,不管怎么样,大人总会有办法的,一个小小的武关。岂能难得住他?”虽然年龄上吴嘉火比杨诚足足大了十多岁。不过却丝毫不能影响他对杨诚的敬佩。这么多在他看来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几乎都在杨诚手下迎刃而解。一个小小地武关自然不在话下。

“也只好如此了。”二人脸上均有些落寞的神色,由他们自己解决和让杨诚解决,心里上的感觉当然完全不同了。不过事实如此。他们也无可奈何,只希望一会能分到较为重要的任务,来弥补之前的过失了。

正说话间,人群却是一阵骚动,三人急忙站了起来,只见杨诚已与张识文、黄南杰、张晋根等人出现在门口,一边与旁人打着招呼,一边向大堂走去。众人也在杨诚等人进入之后,依次而入,张破舟和洪承业互视一眼后,也只得硬着头皮赶去,要面对始终还是要面对。

“不是吧,你们喝酒喝到这里来了!”粗犷的声音在人群中显得那样剌耳,两人不由暗自皱眉。虽然此际不是战时,并不算违反军令。不过毕竟影响不好,更何况过会就要召开战前会议了,让杨诚知道就算不说什么他们二人心里也不安啊。不过吴嘉火可不管这些,老不客气的坐在二人身旁,抢过张破舟的酒杯一饮而尽:“你可真不够意思。说好了等仗打完了兄弟两好好喝一顿。你可倒好,一直躲着我!”

张破舟挤出一丝苦笑。无奈的说道:“兄弟我现在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了,老哥你就别说风凉话了好不好。”战前他便决意在这次立下大功,抢回之前公孙勇地风头。哪料到却是这个结局。要知道他可是在很多人面前吹嘘过地,虽然功过要在一会儿才知道,不过他这几天却是躲得极为辛苦。

“干嘛?”吴嘉火看了看二人的脸色,奇怪地问道:“你们怎么好像欠人很多钱似得?”

张破舟瞪了吴嘉火一眼,要不是自己和他不相伯仲,只怕要狠狠的揍他一顿才会舒服。“老哥你又不是不知道,就不要拿我寻开心了吧!”语中隐隐有些不快,吴嘉火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切,你们的仗打得不错嘛,干嘛?大人骂了你们吗?”吴嘉火不解地问道,那副表情还真让人分不清是真的还是装的。这些日子各军都分派到郡县帮助恢复秩序和生产,倒还没来得及论功行赏。不过对于南乡这边的战况吴嘉火当然不会全然不知,顾凯锋手里可也是十万左右的大军,虽然带了五万多进武关,却也有四万多的损伤,而张破舟他们的四万人损伤尚不及其一成,这个战果也算是不错了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