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关洛争雄·三十三(1 / 3)

加入书签

杨诚随手在沙土上划了几下,一副叛军分布的草图便出现在三人的面前。“先攻这里。然后这、这、这,如果顺利的话,再分成两队,同时攻这两个地方。嗯,要是还顺利的话。就同时攻这五个地方。到时我自会鸣金收兵,你切不可再恋战。立即撤回。我再派给你十名弓箭手,在外围策应;另外你选的人尽量腿脚利索点,不然被缠住了可就麻烦了。”杨诚一边说着一边在地图上点着。吴嘉火频频点头,一边还不时向远处望去,以确认杨诚所指的地方。张晋根却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看着杨诚浅笑不语。

等到吴嘉火兴冲冲地带人离去后,张晋根才缓缓说道:“大人的胃口可是不小哦。”单看杨诚的布置,他便已经猜到其后着了,这样地想法着实胆子,连他也惊奇不已。他是个老成之人,行事多谨慎求稳。不过杨诚却是老成、冒险俱有,特别是他一旦决定冒险起来,让所有人都不禁为之咋舌;老成起来,又想得比任何人都周全。虽然跟了杨诚不少时日了,张晋根却仍然无法说出杨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来。

“战无定法。”杨诚笑道,“我本来只是想死守一场,为刘虎赢取一点时间,不过既然有其他的机会,错过就太可惜了。”本来他以为这次三家叛军打头阵的定然是最精锐的部队,那他除了坚守之外别无选择。可是他也没想到,并不是一条心地三家竟然会做出这样错误地决定,以一次七拼八凑的部队作为先锋。死守自然不必,若能趁隙进攻,他当然不会放过了。所幸地是敌人虽然人数颇多,却并没有什么骑兵,所以他才放胆让吴嘉火去测试自己的猜测。一旦证实,便将是雷霆一击。

“吴将军何必着急呢,大人正在研究他们地弱点呢,到时自然会有你上场的机会。”张晋根和善的说道。他这个军师其实倒有些名不符实了,虽然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些谋划,不过看到杨诚一直在默默观察,一副胜券在握地样子,他也不再班门弄斧了。叛军虽然来势汹猛,不过士气不一,明显是一支七拼八凑的部队。这样的部队一旦遇锉,任其将领如何了得,也必然难以控制。而己方除了靖威营外,其余两万步兵皆是出自京畿卫队,军纪严明,战力均衡,打起硬仗来毫不退缩。两相比较,优劣已明。

吴嘉火拍了拍脑袋,点头称是:“对对对,咱们不发则已,一击便要要其老命!”他也算是个粗中有细的人,只是向来单打独斗在行,像这样十几万人对决的大场面,到底是第一次见到,心中的激动兴奋自然不言而喻。

“吴大哥,若是让你带五百人冲上去,你敢是不敢?”杨诚收回遥望的眼光,转而投入吴嘉火,面色平静,却并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吴嘉火一愣,看了看杨诚,又望了望黑压压的派军,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五百人?”他胆子再大,对方到底也是有上十万的人啊,就算一人一口唾沫,也得把他给淹死。

“嗯。”杨诚点了点头,若有所思,转念又道:“五百人确实太多了点,五十人吧,这样也够了。”

一场紧张的对峙已经足足有一个时辰了,双方仍然没有一点动向。

西面是依着小土坡摆起的三个相距数百步的战阵。前一列坚盾挺立,长枪如森。后面便是两排面色平常的弓箭手,状似悠闲的他们甚至席地而坐,根本没拿正眼去看数里之外的敌人。阵中央被临时堆城一片高台,十余辆连弩之后是投石车与火神弩。

正中间的高台上,杨诚稳坐山,平静的看着对面这漫野看不到边的士兵。相比之下,他们的气势就要矮上不少:武器盔甲不一、旗帜不一甚至连阵形也有些散乱。虽然人数较多,士兵的脸上却多有怯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那股看不见的气势正在不断减弱。不用战,杨诚已经知道此次已经能够完成刘虎的托负了。

与刘虎分手之后,他立即带着靖威营及其他各部两万步兵向此地汇集,同时又让四卫各领两百亲卫营战士四下骚扰。等到他布好阵势之后,叛军的先锋部队总算赶来了。不过他们显然对出现在这里的杨诚赶到惊讶,这只有五千人左右的先锋部队,显然也没有勇气对近三万严阵以待的大军发起冲锋。虽然不敢打,他们同样也不敢走,双方便这样对峙起来。

等到后面的叛军陆续赶来时,杨诚的战阵已经更趋完善,再加上从蓝田运来的这些大家伙极有威慑力,虽然叛军人数早已超过他们,竟愣是不敢率先发起进攻。期间杨诚更是利用一次顺风之机,成功的施放了一支火神弩,更让这些叛军为之胆寒:近两千步的距离,这简直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虽然真正被火波及的叛军士兵并没有几个。但却逼得叛军将阵势后退了两里,士气更加低。

“啥!”吴嘉火不禁惊呼起来,五百人对十万人就足以让他感觉发毛了,现在杨诚竟然一下子就减掉九成,竟然让他带五十人去,这岂不是找死吗。

张晋根望了望杨诚,却是一副若有所悟的样子。双方若是长久这样对峙下去,实则对自己这边要不利。潼关已开,叛军可以源源不断的进入关中,根据他们掌握的情报,虽然叛军宣称在洛阳囤兵百万有些夸大。但五六十万还是有的。若是再这样对峙下去,恐怕

不止是这十万了。要破局,则必须找准对方地缺点,不能真正了解的。

杨诚笑了笑,耐心的解释道:“叛军久而不决,显然是意见仍未统一。叛军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正是我们可趁之机。我要你做一块试金石,试试他们到底是鱼试龙,却不是要你真的冲进去。叛军人数众多,而且又明显是拼凑而来,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命令的传达是个极大的难题。再高明地将领,若是没有得力手下的配合,想要指挥一支如此庞大的军队。也都是一个极大的难题。这十万叛军既然各不隶属,相信命令的传达也并不容易,这正是他们致命的缺点。”

听到这里,吴嘉火已经完全明白过来了,之前的微惧已经变成了摩拳擦掌的兴奋。“大人尽管下令吧,我一定好好完成您的任务。”只是试探,对于他和地探营来说,那就就太简单了。只要不陷入重围,谁能拦得住这些武技高强地荆楚豪客们。

虽然还没开占就在士气上占了上风,不过杨诚也不敢大意。虽然料到叛军应该早就入关了,却仍没想到竟然聚集了如此多地人。远远看去,叛军的营帐连绵十余里,至少也有十万之众。不过单从外表看。这支部队却绝不是赵长河在潼关的守军,这已经足可以让他松一口气了。三万对十万,只要对方是一支稍微善战的军队,数量上的优势便足可以压倒他了。

只是到现在杨诚心里仍然极为疑惑。赵长河手里可全是京畿的卫军,即使是他将所有中高级将领换成忠心于他地人,要想真正控制这支军队也并非易事。一时的拥兵自重倒还罢了,若要这些士兵举戈攻向长安,只怕会立即引起哗变。但是偏偏这么多的叛军又绝对是从潼关而来的,虽然叛军已经控制了水路。但靠战船又逆水,运送这么多的士兵近乎不可能。况且还要负担这么多人的粮草供给,单靠水路哪里能够满足。

那赵长河到哪里去了呢?既不会攻长安,三家恐怕也不会在他的“护卫”下进入潼关,就算他们媾和,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达成真正的信任。相比于眼前的叛军,赵长河地去向更让杨诚牵心,他手里的军队可有超过半数是真正的精锐之师,绝非这乌合之众可相比拟的。

“大人,这样等下去。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吴嘉火一脸不耐烦的样子,他的地探营经过扩充已经有三千人了,前段时间大多数留在武关负责清理通道,蓝田一仗他基本上是在一旁看热闹了。现在的地探营已经成了一支虎狼之师了,除了原来的部份精锐之外。还吸纳了襄阳一战中幸存的那部分荆楚豪客。再加上他之前结交的那些江湖朋友闻讯来投,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极大地提高。虽然行军布阵与其他诸营有着不小距离。不过却是最适合打混战的部队了。

地探营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极强的单兵作战能力,吴嘉火再根据各人的特点,让他们自由组合成人数不等地小队。创造出各种威力强大地合击战法。而这一次相当于地探营扩充后的第一次作战,他当然是跃跃欲试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