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决战洛阳·一(1 / 2)

加入书签

“古山,你可别只顾贪睡,要是让叛军攻了进来,那可不是开玩笑的。”看到古山这副模样,杨诚三人都不由眉头大皱。特别是欧氏兄弟,本来就对杨诚突然捡回来似的,跟在身边又什么事都不做的古山有些腹诽。说他是杨诚的护卫吧,可每天他都比杨诚睡得比早起得晚;说他是跟班儿吧,也没见他帮着提拎点东西,就算是跑腿传信的活,他也是极不情愿,能推则推。

古山却连眼皮也没动一下,只是扁了扁嘴。看到他这模样,杨诚只得无奈的笑了笑。经过古山之前两次郑重的说明后,杨诚哪会不知他这表情的意思:放心吧,就这点小事,交给我。不用再婆婆妈妈了。平时除了回答一些愿意回答古山说的十句话里只怕有九句都是解释自己种种小动作的表示,有时甚至不厌其烦的多次讲解。搞得杨诚他们每次见古山主动说话,心里都又可气又可笑:这古山,竟然连说话地力气也要省,天下恐怕再也没有比他懒的人了。

“喂!”欧凌战却忍不住了。正要再说却被杨诚挥手挡住了。对于古山平时的表现,杨诚不仅没有厌烦,反而被勾得好奇之心越来越盛。凭他那日向自己挑战时表现的实力,杨诚自信他不是那种禄禄无为的懒汉,以他骨子里的自傲,或许现在只是认为还没有值得他做地事情罢了。反正现在也没有非得用上他的地方,由他去吧。

诚挽着蔡进锐立在潼关上,看着列了大半天阵的叛军当下不由相视一笑。夺取孟塬后,杨诚便立即令人打通潼关官道,而他则只带了欧凌哲、欧凌战兄弟和古山三人先行赶往潼关。为了让这支由降卒组成的奇兵发挥最大功效,官道一舒通后,紧在杨诚他们后面的便是三万降卒。至于后续的各部,则仍在孟塬修整,一直要等到第二批降卒通过后,才会开往潼关。

换句话说,在潼关真正属于朝廷的部队,除了靖海营剩下的二十多人外,也就只多了杨诚四个。不过杨诚倒也不怕孙尧安攻关,这批降卒虽然还说不上绝对出行降伏,但杨诚给他们许下的诺言无疑是让人难以抵抗的,到了关键时刻,杨诚也有足够的把握让这批降卒协助防守潼关。这三万降卒随便抽出其中一成,便可保潼关无虞了。

“辛苦你们了。”杨诚拍了拍蔡进锐,想要再说什么安慰的话,一时竟然不知道该如何说起,只是稍稍加重了手上的力道,似乎那便可以抚平蔡进锐心中的悲伤一般。这一次靖海营的战斗可以说极为艰苦,特别是在孙尧安主持进攻的这三天,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伤亡都是在这三天中产生的。靖西营两百精锐战死一百二十一人,重伤五十三人,犹能勉强进行战斗的除蔡进锐和钱宁外,便只剩下二十六人而已。这二十六人里也是人人带伤,若不是杨诚赶来,今天这一仗恐怕潼关便再不能保住了。

蔡进锐紧闭的嘴唇微动,却是默然无语。孙尧安确实是一个可怕的敌人,在没有了远程攻城武器,军心士气都难以堪用的情况下,仍然予以他们重创。靖海营专射弓弩手,他便让部份弓弩手装扮成刀盾兵的样子,将弓弩藏在大盾后。到了近处再突然发难,猝不及防下靖海营一下子便损失了三十几人。其后更是不断利用靖海营对于失去攻城器械的刀盾兵的宽容,屡屡挑出敢死之人进行攻击,一点一滴的消磨关墙上的实力。若不是因为第一次夜晚进攻时便被靖海营射灭了所有火把,恐怕潼关还守不到这个时候。

杨诚属下地诸营一向战损比例极小,除了黑甲雄兵和神威营这样举世无双的精锐外。天下恐怕再无其右者。一方面源于是兵员的精良,人人都有较强的本领;另一方面也在于杨诚对后勤补给的极度重视,特别是伤员的救治上,几乎每四个人里,便有一个经过专门地医治培训,每十个人里,就有一名不仅可以熟练处理战场上的各种伤病,甚至一般的日常小病也完全能医治。在这一点上。荆州军几乎是一个特例,完全可以说是冠绝天下。

而做为以水师为主的靖海营,自组建以来连续参与了平剿谢明伦叛乱以及对兖州军的战斗。由于其在水上的优势,两战下来也仅有几个伤员而已,连一个战死的士兵也没有。可这一次一下子便失去了一百多名战士,而且这些人还都是死在蔡进锐的面前。靖海营地人数本就较其他营要少一些,而死的这些都是其中最出色的,同时也是蔡进锐最为熟悉地,每一个人他都能叫出名字,甚至还知道其平时的脾性好恶。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死去而无能为力,那种感觉。绝非是外人可以明白的。

“你也几天没合眼了,下去好好休息一下。”杨诚叹道:“等后天破舟和承业他们来了,你就带着他们回安平吧。”所有出自交州的战士,死后照例都要安葬于设在安平的英魂园。连番战斗下来,英魂园里已经有近万个坟头了,想及此时,杨诚都不由有些伤怀。他虽然给交州带来了繁荣,但同时也送去了死亡。虽然战场上死伤在所难免。但交州的这些战士们几乎无一不经过他的教导,虽然他无法记住这么多人地名字,但那一张张鲜活的脸庞,却深深的烙在了他的心中。

蔡进锐点了点头,默然而下。杨诚到了潼关,他的任务也算园满完成,虽然现在距与杨诚约定的时间仍然还有四天。在孙尧安主持进攻的这几天,他几乎都没怎么合过眼,既要照顾伤员,又要随时紧惕对方可能的进攻。到底他和孙安仍然有一段难以弥补地差距。而这差距所带来的压力,对他来说便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了。或许这便是成长的代价吧,经历过这一战后,蔡进锐在其后几乎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交州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些当然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且说杨诚目送蔡进锐离开后,也以强令将仍在坚守岗位的其他靖海营战士派回休息,而他自己则带着欧氏兄弟赶往伤兵营地,只留下一副不肯再挪步的古山在城头关注叛军动向。现在孙尧安既然已经离开,集结的叛军又散了,虽然这时候带着特殊任务的三万降卒不久便会全数出关,但叛军再度进攻地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他也知道古山的贪睡,不过却正好将表面上极其重要而实则可有可无的任务,做为一次考验。

听到杨诚的安排,古山倒是正中下怀,当下打了个哈欠,连一个字也懒得说,找了个箭垛的凹处坐了下来,调整好舒服一点的姿势,竟然闭目养神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