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三箭缈踪·二(1 / 3)

加入书签

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杨诚走到裴成奇旁边,淡淡地说道:“真的决定了吗?”对于此次裴成奇一意跟来,杨诚倒也没有多少意外。他和公孙无忌可以说有着难以化解的冤仇,他地父亲便是因公孙无忌而受到冤枉,最后郁郁而死。现在一听到公孙无忌的消息,他哪里还顾得上当初与章盛的约定,更何况皇帝那边也用不着他再去保护了,他自是走得心安理得。

裴成奇笑了笑,脸上却再无往日的洒脱。“什么决不决定地,你只要记着那个叫葛轩的家伙留给我收拾就行了,其他地不必废话。”当年他父亲之事,虽然主使之人是公孙无忌,但是控制他父亲心神而亲手写下那谋反之信的,却是葛轩。公孙无忌自然有杨诚收拾,他的主要目标自然放在了葛轩身上。

四卫与屠一万也完成了对整个院落的调查,陆续赶了过来。“院中留下数十道剑气留下的痕迹,而且俱是一人所为。能有这番本事的,天下恐怕就只有影子护卫了。”欧凌哲神色凝重地说道。当年他们随杨诚到长安时,也曾与影子护卫有过一次交锋,以他们之能,也要合四人之力才能勉强与一人相抗。影子护卫虽然四折其三,但

一个却得到了章盛秘法,实力更胜之前。影子护卫近武学之巅峰,但其隐匿暗杀之术,却更令人忌惮,即使族四卫都是族中资质极佳之人,自幼便经过了极为严格的训练,但在这方面却仍难望其项背。“只不过”欧凌哲微有些犹豫,言语中透出一丝不确定。“比起当初在长安相遇时,他的实力似乎弱了些。”

“伤我那人也这样的本事,不过可能要稍差一些。”屠一万皱眉说道。想起他在刺杀孙安时遇上那老者,现在仍是心有余悸。当真是一山还有一山高,当初他以为自己便很厉害了,虽不至于天下无敌,但也没几个能超过他的。但先在潼关外遇上轻轻松松便打得他毫无脾气的古山,接着又在洛阳遇上那名轻描淡写便把他打成重伤地老者。他往日那股傲气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

杨诚静静地立在先前左飞羽母子二人居住的房间,目光缓缓地在房内的每一件物件上扫过。得到张识文的飞鸽传书后,杨诚迅速安排好洛阳诸事便连夜赶回交州,沿途换马不换人,连个盹也没打,两天三夜间便抵达了安平。天下大局已定,左飞羽母子无疑是他心中最为重要的,他又岂能再安坐片刻。

张识文略有些愧疚地站在杨诚身后,低声述说着这几日他掌握到的情况。虽然全城动员,最终仍然没能找出掳走左飞羽母子之人,事情就发生在安平,这让张识文这三天来极为自责。

“还是来了。”听完张识文的话,杨诚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根据当时的种种情形,对方的身份根本用不着怎么猜测。虽然当初章盛曾经警告过杨诚,但过了这么久,而且中间一直忙于战乱,杨诚和张识文几乎都将此事淡忘了。“此事识文不必自责,今后也不用再过问,处理好这边的事情后,尽快去长安吧。”

“大人之事,不论公私,我张识文又岂能置身事外?”张识文略有些激动地说道。一直以来,他都一心追随杨诚,虽然此前蒙皇帝器重,但心志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杨诚转身将双手按在张识文肩上,沉声说道:“离开洛阳之时,我已交还印信上书请辞。再不过问朝廷之事。我已做完了该做的事情。但识文你却正是展现才华之时,又岂能因我而废。”

“应该不会是他吧。”杨诚沉吟道。攻破洛阳后。郑氏一族自焚于大郑宫,但据从俘获地人那里得到的消息,郑氏族中最得信任的那两名外姓高手却消失无踪。虽然那两人平时并不怎么露面。但杨诚仍然可以肯定,其中一人便是在长安接住他那一箭地那名强悍老者,而另一人无疑便是将屠一万打成重伤之人。对于这样强大的威胁,杨诚当然不愿轻易放过,只可惜全城搜索了近十日,却仍然没有二人的下落。郑氏既灭。二人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杨诚最终也只得放弃。

虽然二人极有可能混出洛阳,赶到安平报复,但可能性却并不大。虽然以二人之能要想突破洛阳外围的防御逃走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根据屠一万的遭遇,他们与灵族之人可以算得上是死敌,而公孙无忌恰恰也是灵族之人。当然,他们也有可能因将杨诚视为共同敌人而联合。不过以公孙无忌地性格,又岂能在身边放上两个与灵族为敌之人。而那两名老者若是来安平报复杨诚,断然不会放过在他们面前毫无反抗之力的杨诚父母,又岂会甘心听从公孙无忌的调遣。

“什么!”张识文闻言微露震惊,眼神中还透着一丝失望。他知道杨诚志不在朝堂之上。此次不论有没有发生这件事情,恐怕也会择机归隐。但是除了杨诚,谁又能真正让他甘心追随呢?谁又能让他心无旁骛地尽展所长呢?长安对他来说,是那么的遥远和陌生,若是能够选择地话,他宁愿呆在这倾注无数心血地交州。“大人何须如此?天下百姓对大人寄望极深。此事事了之后仍可”

杨诚挥手止住了张识文的劝阻,叹道:“识文,我累了。你知道我一直想过的生活是什么,可是现在,我很可能连过自己想过地生活都难以实现。一直以来,我总想为百姓多做些事情,让天下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可是,天下真的没有我杨诚就不行了吗?战事已平。该是息兵止戈之时了,你和晋根这样的人,才是朝廷真正需要的。至于我,就请容我自私一次吧。”

“识文明白了。”张识文低头默然。言语中却透着一丝坚定。“天下又岂独缺我张识文?大人既然挂印而去,请允识文追随左右!”

“这又何苦。”杨诚微有些感动。不过却摇头拒绝。“此行凶险万分,还能不能安然返回亦是未知之数。更何况跟着我,实在是太埋没识文之才了。”止住急欲争辩的张识文,杨诚极是恳切地说道:“天下虽然初定,但仍然困难重重,要想实现大治谈何容易。为了百姓,识文就勉为其难吧,就当替我完成心愿也好。”

拍了拍张识文的肩膀,杨诚迈步走出房门。门外族四卫正在仔细地探查着当日所留下来的任何一丝蛛丝马迹;古山仍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躺在一张长石凳上闭目养神;已经康复大半的屠一万倒是极为积极,跟在欧凌哲后面打着下手,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裴成奇立在门口,~.在院落一角安慰着二老,不时交头接耳,似乎在商量着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