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天降横财(1 / 2)

加入书签

惊叹之后,栀子心头一动,笑了起来:“刘掌柜,不如我们一起合作,共同发财,可好?”

刘掌柜心生警觉,细眯着眼睛,微微笑道:“不知大娘子有何提议?”

栀子道:“共同开绣坊。我负责培训绣娘,提供图样,你负责管理绣坊,将绣品售卖出去,你觉得怎样?”

刘掌柜眼前一亮,但马上又掩饰过去,摆出不在意的神情来:“如何分成?”

栀子略微一沉思,道:“你出本钱,绣娘你请,四六分成,我四你六,刘掌柜以为如何?”

——求票票——

栀子忙于鱼塘,果子跟着涂妈妈识字,家中就只吴氏一人做针线,一月下来才得十来个钱袋。如今鱼塘赚钱,栀子不再看重香囊钱袋这一块,于是与吴氏商量,不想继续做。

吴氏一面飞针走线,一面道:“我一人做,一月能赚八百文,饭食钱也够了,为何不做?且说了,如今金宝有涂妈妈照顾,饭食有二丫拾掇,地中又有你操心,我不做针线,能做甚?难不成日日在家中呆坐?”

栀子劝了几句,吴氏只是不肯闲着,她只得由着她去了。不过胡仲伦再去售卖香囊钱袋时,她让胡仲伦传话与刘掌柜,说如今家中只一人做针线,成品不多,让他另寻货源。

刘掌柜一听自是着急,如今小娘子新媳妇们都喜欢栀子做的撞色钱袋,他上哪去寻人绣制?第二日就寻到兰家来劝说栀子,栀子任由他说,并不答话,笑着将他请到堂屋,又让二丫泡了一盅茶与他,才道:“我有心要助你,可这是个麻烦活,我要养鱼,实在分不出身来。”

刘掌柜端起粗瓷茶盅喝了一口,方才摇头:“办绣坊主意是好,只是却不易办成。一个绣娘要学会叠针绣与连云绣两种针法,至少须得半年时间,这是其一。其二,要想在城中办绣坊,还须得有人在背后支持,方才能行事。其三,胥吏衙差……”刘掌柜顿了顿,又道,“这些不说也罢,说了你也不懂。”

栀子是不懂,可也听得明白,这时节商人地位尚没有农人高,需时时防备被人侵占家财,得寻一个有权有势之人做依仗才行。有权有势之人,又是一点财物可以拉拢的?

刘掌柜这一席话,让她方才升起的希望瞬间破灭,道:“若是能办绣坊,我们倒可以合作生财,如果刘掌柜只寻我娘授徒,我实在不愿我娘再辛苦……”

刘掌柜捻须笑道:“绣坊也不是完全不能办……只是,我只能许大娘子一成份子,大娘子以为如何?”

刘掌柜做惯掌柜,眼力极好,他一来就瞧出兰家与上次来时不一样,不但人人身上都着新衣,还买了丫头婆子服侍。料想兰家养鱼发了财,看不起香囊钱袋卖的那一点钱,他劝了几句,想出一个主意来,忙问:“不知你娘亲是否愿意授徒?”

不管好坏,大齐女子都能绣出一朵花来,刘掌柜为何非要买自家的绣品?栀子听出门道,如今她不指望绣品赚钱,也就不与刘掌柜绕缠,直接将心中疑问讲出来。

刘掌柜闻言,一双眼睛已是瞪圆,奇道:“你真不知?”瞧见栀子摇头,他连连叹奇,道,“你竟不知自己用的是前朝宫廷绣娘所创的叠针绣与连云绣!时隔几百年,这两种针法如今会的人少之又少。”

栀子如实回答:“我自然知道叫叠针绣与连云绣,只是我以为其他人也用的是这两种绣法罢了。”说完,她心中恍然,难怪刘掌柜每次无论如何心不甘情不愿,最终还是接受了自己的要价!

刘掌柜却在心中哀叹,栀子这般无知,自己竟也被她牵着鼻子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