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何处是我家】(2 / 3)

加入书签

华仁书院。

此时正是上课期间,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教师,正在耐着心思的给学生们讲解着课本上的内容,忽然眼角的余光瞥到一个学生在下面搞小动作。

他微微咳嗽了一声。

霎时那学生如惊慌的鸟儿,迅速的抬头,一脸认真的看着老师,仿佛在好好学习一般。

见此态度,老教师心里很满意,便继续讲课,可没一会儿那学生又开始低着头,他冷哼一声,快步走过去从学生的抽屉里夺过一本杂志,“看看看,上课是让你看这些杂志的?想看就回家看,别在学校耽误其他学生上课!”

“不是我写的还是你写的不成?!”霍耀文不满的瞪了他一样。

“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写的太好了!”

姚文杰连忙摇头,这个故事写的感人肺腑,可以说是非常好,他倒不是不相信是霍耀文写的,而是诧异这个短篇跟老板以前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

“好了别捧了,让下面的编辑尽快审稿排版,放在下周的杂志上刊登。”霍耀文揉了揉太阳穴,这个故事构思起来很容易,但要写好却是有些难,不是说写不出来,而是要尽可能的精简,做到短而优,一些不必要的字数需要剔除。

“是,我尽快安排下去,下周就刊登!”

“对不起老师,我错了。”学生苦着脸。

“到后面站着!”

老教师一挥手示意学生到后面站着听课,把没收的杂志送到教台上,便开始继续讲课。

一直到下课后,老教师直接把杂志给带走了,临走前跟那学生说放学还给他。

姚文杰知道老板写这篇文章必然是为了应付这段时间报纸上那些挤兑,自是抓紧时间安排人审稿然后送到印刷厂那边开始排版。

六月二日。

《青少年读物》第34期发行,全港几百家报亭,都早早的在凌晨就铺上了货。

经过一年多来销售,《青少年读物》已经渐渐的从学生群体,开始慢慢扩散到一些青年群体,姚文杰那边也是注意都这一点,所以在周刊里面也填充了不少适合二十岁左右的青年读物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