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6【微型小说】(2 / 2)

加入书签

马华文学起源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后经过马来本土文化的演变,主要以反殖反帝,争取独立为主体,算是一种五四文学的分支。

讲的挺不错的,但学生们似乎并不是很喜欢,一直到下台前,大家才礼貌性的鼓掌,可以说反响平平。

随后登台的是韩国作家黄顺元,他算是韩国老一代传统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跟战争有关,所以讲的内容也多以反战和乡土文学为主。

反战和乡土这类文学,在香港还是挺受欢迎的,来听课的学生们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认真去听。

不过话说起来,自二战后韩国推行了废除汉字的政策,从而导致韩国二十多年来,文学方面也有了明显的退步,同时有点才学的青年作家的数量骤降,这也是为什么此次来参加交流会的十几个人,几乎都是50岁及以上的老人。

这一创新,虽然在日本国内备受好评,但实际上并不被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微型小说作家所认可。

毕竟都定好了微型小说的章法,你今天在字数上搞个创新,明天又在三大要素上搞个创新,到时候微型小说还能叫微型小说吗?

这就好比高考作文一样,说好了800字,你一下子写到了2000字,就算写的再好恐怕都会被扣分的,因为作文的基本标准就是800字左右。

再加上微型小说的意义,说白了,就是一个超短篇小说,1500字的规定,实际上已经是被大众所认可的,星新一弄出个3000字-5000字的,这还叫超短篇小说吗?那不就成了短篇小说吗?

所以此次星新一来参加这场文化交流会的主要目的,实际上是想来推广他所提倡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微型小说概念,想要进一步在亚洲范围内提升他日本微型小说鼻祖的称号,顺便把日本改为亚洲。

虽然没有规定时间,但大部分上台演讲的作家还是很识趣的只讲了十几分钟,便下台换别人。

就这样,又相继上台了好几个地区和国家的作家,终于是轮到霍耀文登台了。

他一登台,台下的学生们就认出来了,霎时全场发出了激烈的鼓掌声。

可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主场优势吧。

...

……

下午两点钟左右,大礼堂的演讲厅台下,密密麻麻的坐着击败个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学生,除了文学系的外,还有不少其他系的学子前来旁听。

这次交流会总共为其七天,分三个流程,前三天是受邀前来的作家给学生们演讲,内容不限,反正跟文学挂钩就行了。

后四天则是不同地区的作家之间的正式交流。

此时台上演讲的是一名叫阿雷纳的马来华裔作家,他所主讲的内容是在马来一直都比较流行的马华文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