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锵锵三人行 第四卷 玉座卷珠帘 第八十五章 告知(下)(1 / 2)

加入书签

李牧云举着鞭子却没有打下去。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松手扔了鞭子,抱起沈琅嬛转身离开了那片残瓦,从此他绝口不提苏琅琊地名字。而被火焚的宫殿很快便被推平,改建为一个人工湖。

苏琅琊成了熙宁帝最大的禁忌,也成为整个大梁皇宫的禁忌,所有目睹了当时的疯狂混乱的人都自觉地闭上嘴,把这段记忆永远埋进心底。

方清远是亲眼见证了这段历史的人。

方家其实与沈氏一族算得上是远亲,方家曾经是前朝望族,族中多人做过大官。到方清远祖父那一代甚至做到了右相。站到了权力地巅峰。但因为皇帝昏匮、政局动荡,方家被奸臣陷害以至丢官罢职。方氏一族回归江南故里从此不问政事专心经商。至方清远时已经富可敌国,财物不可计数。

方清远年轻时便与李牧云一见如故,多次以幕僚的身份帮助李牧云作战,当初南诏国沈绍一族开城投降,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与沈绍暗通款曲的结果。虽然南诏一战在史书上留下了兵不血刃的美名,但也一手造成了史书不载的孽恋情恨。其后又以自己的万贯家财不计代价地资助李牧云大量军费,为李牧云最终一统河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一段郎才女貌的爱情毁于他手,一个开国皇帝却也由他而立。

第四卷 玉座卷珠帘 第八十五章 告知(下)

“从此以后我必让你终日不得安寝。”

苏琅琊说这话时尚带着三分笑,声音软软柔柔,带着南诏口音特有的软糯,仿佛能把人的心熨贴得十二分舒服,不知道的外人或还以为这是****间的私语。但这句话落到李牧云耳里,无异于当胸一锤。曾几何时的耳鬓厮磨如今却厉厉化成了催人心肝的夺魂刀,只觉得早知如此当初不如死在了南诏倒还好了。

李牧云失魂落魄,回去便大病一场,卧床不起。

苏琅琊说到做到,皇帝被她迷得七荤八素,除了几个亲信宠臣其余臣属都不愿见。趁着李牧云重病,参奏他的奏章每日都堆满了御案,李牧云很快便被收回了兵权,改任闲职。紧接着便是李氏一系的官员接连被贬职、投闲,甚至流放、杀害。再往后皇帝得知了李牧云曾经闯宫非礼苏娘娘,勃然大怒派人捉拿李牧云,要秘秘密处决他。

这也是他多年来始终不愿赴京任职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对苏琅琊有愧!对熙宁帝亦有愧!更愧对自己的良心。

李牧云的心腹手下得到消息纷纷哗变,赶来京城救了他和他的儿子,幸好几位夫人们当时并不在京城,也逃过一劫。这些随他南征北讨的军人随着李牧云逃到胶洲老家,在济南城为他皇袍加身。

由此李牧云终于造反,自号承天大将军,带领自己一手带出的军队反身讨伐朝廷。而原南诏的沈绍一族也怕苏琅琊报复,投靠了李牧云,为了示好。决定把自己家族中最美丽的女儿沈琅嬛嫁给了李牧云。

两年后,时年十五岁地沈琅嬛嫁入李家。五年后,李牧云打下了大梁江山,登基为帝,沈琅嬛受封为淑妃,沈绍被封为南王,永镇南诏。而直接导致了李牧云造反的苏琅琊却在李家军冲破京都时在宫中自残而死。李牧云挥军入宫时只能看到一片大火,无论他心中有多恨有多悔或者抱着万一的机会想要挽回。都来不及了。

李牧云悲恸之下,守着断壁残垣痴痴呆呆坐了三天,不饮不食哭哭笑笑,任何来劝他的人都被他举**劈头盖脸抽得浑身皮破肉绽,鲜血直流,还砍了好几个人的脑袋,就连大夫人姜氏也险险被打。

就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沈琅嬛一身缟素,头戴白花,膝行至宫前,行一步磕一个头,直至李牧云身前,在她身后,鲜血流了一地,长长印着两条模糊的血迹。沈琅嬛对着残迹重重叩了三个头。又对着李牧云跪倒,什么也没说,只是抬着头祈求地望着李牧云,鲜血顺着额头一滴滴落在素白地衣衫上。她纤弱的身子因失血而颤抖,却倔强地挺直了身躯,就这样一直跪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