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中日总动员(二)(3 / 3)

加入书签

说着,就去了杨度出来的屋子,随着拉动灯绳,屋里面亮了。杨度这才知道,自己没搞错,镇上是真的有电。

此时已经晚上八点多,饥肠辘辘的众人在炕上围坐,边吃边聊。镇上此次的安排与以往不同。从五六年前开始,镇上就接些纺织的订单,那时候是用粮食支付。最近两年,就用东北银行发行的纸钞来支付。

总动员后,订单价格压低到了成本价+工人每天必须支付的基本消费*1.5。比起之前的订单价格低了很多。

新来的这些工作人员不仅要参加质检等工作,还负责了解上面下达的生产安排,并且督促生产完成。

镇长孙有望并不乐观,“同志们,人民群众面对这种事情,一定有情绪。咱们的工作,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知道,若是不这么做,咱们打不赢这一仗。市委书记专门开了会,会上说,政府支出就跟流水一样花出去。再按照以前的定价给钱,政府给不起。可没有那么多物资供应前线,一旦咱们打了败仗,日本人冲进东北,到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被日本人掠夺一空。那可就是哭都来不及。”

镇书记介绍了一阵,杨度听明白了一部分。孙家营在数年中与四平的生产合作进行的非常好,镇长与村长们在生产组织方面得到了很高评价,争取到不少订单。此次与日本作战,兵工厂负责全新子弹生产,复装子弹的工作就由转产的其他工厂负责。便是如此,大量复装子弹也没办法立刻生产完毕,孙家营努力争取到了一部分订单,现阶段是尝试合作期。如果能够保证质量,就可以得到更多订单。

杨度本以为东北拥有挑战日本的实力,是因为东北这些年城市工业发展的十分迅猛,听到孙家营的事情,才发现好像并非如此。当年袁世凯称帝,打响反袁第一枪的云南,为了能够凑起大规模战斗的子弹,硬是提前几个月开始偷偷生产。如果东北农村都有能力生产复装子弹,就意味着本该是最愚昧不开化的东北农村已经胜过云南省城。

事情真是如此么?

结束了介绍,一行人出发了。沿途上就见哨卡不断,检查的人员十分严格,却没有任何敲诈之事。孙有望孙书记还介绍了总动员规定,不仅是城市,农村也一样的禁止随意出村。若是必须出行,必须有村里以及镇上的介绍信与通信令。

青年们此时还没搞清楚具体流程,杨度已经大为钦佩。没想到东北战时制度居然如此严格,看到那么多哨卡,想来是真的能够执行下去。如此严格手段目的是避免引发骚乱,杨度对此很是了解。

杨度本以为爱国教育会是更加慷慨激昂,更加令人心怀激荡。却没想到东北这边的爱国教育居然如此朴实无华,却又如此的接地气。

镇长继续说道:“群众若是还有疑惑,就给群众们说,胡子们抢劫,好歹还知道自己是东北人,为了多抢几次,也得等人家有点东西可抢。日本人是外国人,他们可不认为自己是东北人。那是非得把所有东西都抢光了不可。咱们现在难受两年,等打败了日本,以后就不担心被日本抢了。这就不是当下,而是以后咱们的子子孙孙都不会被日本抢的大事!”

到了镇上,天已经快黑了。被吹了这么一路寒风,杨度正想着有没有地方可以烤火,就与其他青年干部一起被让到了一间屋子的火炕上休息。只是往上面一坐,杨度就觉得有了睡意,不知不觉就靠在贴了报纸的土墙上睡着了。

等醒过来,就听外面风声呼呼,不知何时起了风。屋内鼾声一片,一同来的青年们都在呼呼大睡。杨度出门,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就见外面繁星点点,一抹纤细的月牙悬在晴朗的夜空里。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再见镇工作里面不少办公室窗户里竟然亮着电灯。杨度只觉得自己是不是搞错了什么,一个村镇里怎么可能有电灯呢?

听到开门的声音,一个办公室的门被拉开,孙有望镇长走了出来,见到杨度就招呼道:“杨同志,俺这边正说去叫你们起来吃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