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青霞正祈盼,钟端突然至(1 / 3)

加入书签

青霞那次来南京,不仅仅是因为生意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她想在南京。购置一处别院。然后,带着儿子和贴身家人,迁居南京生活。

青霞之所以要迁居南京生活,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丈夫耀德在世的时候,已开始把生意的重心,向南方转移,并且。他一直也有在南京购置别院的念头,只是还没来得及实施,便离世而去。青霞要在南京购置别院,也是为了了却丈夫在世时的夙愿。

第二个原因是,自丈夫离世之后,刘氏族人三番五次地上门闹事寻畔。撒野横行,使青霞地身心,倍受凌侮。到了日本之后,她尝到了没有刘氏族人欺凌的幸福和安宁生活,所以,她从日本一回国,为了躲避刘氏族人,她便开始把主力资金,悄悄由开封向南京转移。

第三原因是,青霞自日本回国之后。一直就有在南京购置别院的想法。她原来准备。待主力资金全部转移到南京之后,再在南京购置别院。带儿子和贴身家人迁居到那里的。可现在,张钟端将要秘密回国了。他本来就是河南人,他在日本留学,占据的也是河南留学生的名额,留学所需费用,皆由河南财政供给;他的身份在日本****之后,首先被列入了河南官府的揖捕名单。只有把他安排在河南以外地地方,他才更安全些。可河南以外的地方,青霞所掌管的生意,重心主要在南京。所以,青霞准备把张钟端安排在南京。再说了,即使张钟端不回国,她两年之内,也会带着儿子和贴身家人,迁居到南京来定居的。而现在,张钟端要秘密回国了,她才果断而迅速地来完成这一切的,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张钟端回国后的暂时居住。

所以,青霞基于这些众多地原因,在得知张钟端将要秘密回国的第二天,来南京购置宅院的。这对于张钟端来说,可以更安全些,有了安全,也更于他开展**工作。

第123章:青霞正祈盼,钟端突然至

南京,虽说地处江南,但因为北临波涛滚滚的长江,所以,到了北风呼啸的冬天,仍然非常寒冷。并且,也像北方的中原一样萧杀灰暗,也像北方的中原一样大雪纷纷,也像北方的中原一样苍凉凄美。

青霞静静地坐在窗前,静静地坐在南京的新家里,静静地坐在南京的冬天里,望着南京的安马台大街,看着鹅毛似的白雪,拥挤着从天而降;看着白雪皑皑的大地上,落雪越积越厚;看着行人匆忙的踏雪走过,并留下一串串整齐连续的脚印……

青霞静静地等待着,等着张钟端的到来。

青霞之所静静地坐在窗前,静静地等待张钟端的到来,是因为几个月前,她在尉氏筑建好“乐善好施”的牌坊之后,刚回到开封,大河书社经理李锦公便神情激昂地找到她,交给她一封来自日本的信件。

本来,丈夫刘耀德在世的时候,因为生意的关系,已经在南京购置了大量的固定资产,可这些固定房屋,全是与门店相通联的,大都是门店在前边临街而座,宅院在后面依店而落。尽管很多宅院都有属于她这个大东家的房间,也都有空闲的房间。但是,这些门店后院,几乎都住有掌柜及掌柜家属,帐房及帐房家属,还有一些忠实可靠的伙计。但是,张钟端却是政府揖捕地**党,如果安排他住在门店后面地宅院里,人多嘴杂,这每天进进出出的,或许只是无意之中,就会让张钟端****身份。再说了,儿子鼎元也到了读书地年龄,住在店铺的后院里,置身于喧哗热闹之中,不利于他入静读书。

所以,青霞在南京,经过几天的寻觅,很快在南京的安马台街,相中了一处宅院。而这处宅院,虽不及尉氏的师古堂壮观庞大,但也颇具规模:院墙高大厚实,院门楼壮观气势,阔绰的大院内,植有多种花卉,除了正怒放的腊梅,青霞还不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名字。楼房上下两层,共计三十六间;楼房内有楼梯回廊,每个房间都深阔不一;楼房外的下层,雕有吉祥图案的木桩,出厦一周;楼顶青瓦高叠,楼檐飞翘,从外观上看,给人的感觉是既大气又精致,再经过青霞请的能工巧匠们的装修和布置,内脏也富丽堂皇了。在南京,这样的宅院,也只有上等的官绅豪贾才住得起的。

李锦公让青霞阅读的信,是日本张钟端寄给大河书社李锦公的,也是寄给同盟会河南支部的。张钟端在信中说:因为想最近他要秘密回国。但是,因为他的身份已在日本****,被清政府列入缉捕的**党人名单,所以,让国内的同盟会河南支部想办法给安排一个能掩护真实身份的工作。

李锦公看过信,考虑到青霞家的店铺,遍布全国各地,故来找青霞帮忙,让青霞在开封以外或河南以外的地方,给钟端安排一个能掩护真实身份地职位。

“可以!”青霞当时拿着张钟端的信。望着李锦公,激动不已地说,“交给我吧!我来想办法!”

李锦公离开后,青霞便陷入了莫明其妙的幸福之中。张钟端要回来了,那个照亮自己心中黑暗的男人,要从日本回国了;那个把自己引向光明的男人,很快就要来了。那个自从被政府取消官费留学、一直由自己提供生活费用的留日同乡,真的就要回来了。

这是千真万确地事情呀!看过信的青霞。得知张钟端将要秘密回国地青霞,将激动和喜悦,悄悄藏起。第二天,便起程来了南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